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缝囊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步骘传》
「骘前后荐达屈滞,救解患难,书数十上。权虽不能悉纳,然时采其言,多蒙济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云:「骘表言曰:『北降人王潜等说,北相部伍,图以东向,多作布囊,欲以盛沙塞江,以大向荆州。夫备不豫设,难以应卒,宜为之防。』权曰:『此曹衰弱,何能有图?必不敢来。若不如孤言,当以牛千头,为君作主人。』后有吕范、诸葛恪为说骘所言,云:『每读步骘表,辄失笑。此江与开辟俱生,宁有可以沙囊塞理也!』」

例句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箠更荒唐。 杜牧 西江怀古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子


《礼记·儒行》
「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东汉·郑玄注:「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襌衣也,此君子有道艺者所衣也。」
《后汉书·舆服志下》
《礼记》:「孔子衣逢掖之衣。」逢掖其袖,合而逢大之,近今袍者也。
《世说新语》上卷下《文学》
「郑玄在马融门下,……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之叹。」南朝梁·刘孝标注:「《玄别传》曰:『玄少好学书数,十三诵《五经》,……大将军何进辟玄,乃缝掖相见。』」

例句

腐儒著缝掖,何处议邹鲁。 独孤及 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往年脱缝掖,接武仕关西。 独孤及 江宁酬郑县刘少府兄赠别作

悠然一缝掖,千里限清风。 章八元 寄都官刘员外

欲知儒道贵,缝掖见诸侯。 钱起 送李判官赴桂州幕

还疑缝掖子,复似洛阳才。 陈子昂 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

欲求岱岳燔柴礼,已锡鲁人缝掖衣。 鲍溶 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

典故
王符缝掖
 
缝掖贵

相关人物
王符


《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王符〉~630~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也。少好学,有志操,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友善。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涂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馀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后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雁美乎?」有顷,又白王符在门。规素闻符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援符手而还,与同坐,极欢。时人为之语曰:「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言书生道义之为贵也。符竟不仕,终于家。

简释

缝掖贵:指礼待儒生贤士。唐高适《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例句

邹阳长裾,王符逢(缝)掖。 李瀚 蒙求

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高适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

从来贵缝掖,应是念穷途。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典故
裈中虱
 
裈处
 
裈虱
 
虱处裈
 
虱处缝
 
虱处裈中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362~
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典故
替人缝嫁衣裳


《全唐诗》卷六百七十〈贫女〉
篷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誇偏巧【敢将十指誇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漢語大詞典》:缝掖(縫掖)
亦作“ 缝腋 ”。 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亦指儒者。《后汉书·王符传》:“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 李贤 注:“礼记·儒行:‘ 孔子 曰:“ 丘 少居 鲁 ,衣逢掖之衣。”’ 郑玄 注曰:‘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单衣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大夫士,狐貉缝腋,羔麑豹袪。”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陛下若以臣之贱不足以赎 邕 , 鴈门 缝掖有効矣。”明史·金毓峒传:“因言 復社 一案,其人尽缝掖,不可以一夫私怨开祸端。” 清 汪懋麟 《同展成入直史馆蒙示和谢惠连秋怀诗走笔和之》:“安能学缝掖,巧黠各相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