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可著头做帽子(可著头做帽子)  拼音:kě zhe tóu zuò mào zi
依照头的大小缝制帽子。比喻精打细算,毫不浪费。《红楼梦》第七五回:「如今都是可著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富馀也不能的。」
《国语辞典》:众毛攒裘(众毛攒裘)  拼音:zhòng máo cuán qiú
将许多碎片毛皮积聚起来,可以缝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西游记》第六九回:「常言道:『众毛攒裘。』要与本国之王治病哩。医得好时,大家光辉。」
《国语辞典》:布偶  拼音:bù ǒu
用布料缝制而成的玩偶。如:「我一直保存著小时候最喜爱的娃娃布偶。」
分类:布料缝制
《国语辞典》:绷线(绷线)  拼音:bēng xiàn
1.缝制衣服时,先以疏松间隔的针线组缝固定。
2.将刺绣品钉牢于绷子上的线。
《国语辞典》:牛仔装(牛仔装)  拼音:niú zǐ zhuāng
用较厚质料的斜纹棉布缝制并搭配成套的衣服、裙裤。具有耐磨、不易脏的特点。如:「不少年轻人喜欢穿著感觉非常帅气的全套牛仔装。」
《国语辞典》:敹一针(敹一针)  拼音:liáo yī zhēn
粗略的缝制衣服。如:「他不过敹一针,一件上衣便很快完成了。」
《漢語大詞典》:缝破补绽(縫破補綻)
泛指缝制修补之类的针线活计。 元 武汉臣《老生儿》楔子:“我那兄弟媳妇儿要领着孩儿,到他那爷娘家里守服去了,一来依仗着他爷娘家,二来与人家缝破补绽。”亦作“ 缝联补绽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家太爷、太太以为可,妹子就遵姐姐的话,作他 安 家的媳妇;以为不可,靠着我爹爹的耕种刨锄,我娘儿两个的缝联补绽,到那里也吃了饭了。我依然作我 张 家的女儿。”
《漢語大詞典》:钢笔套(鋼筆套)
(1).自来水笔的帽儿。
(2).自来水笔的套儿。用线结成或布缝制,可以挂在脖子上或衣服的扣子上。
《國語辭典》:裁缝铺(裁縫鋪)  拼音:cái feng pù
为人缝制、修改衣服的店铺。也称为「裁缝店」。
《國語辭典》:成衣铺(成衣鋪)  拼音:chéng yī pù
替人缝制衣物或贩卖成衣的店铺。
《漢語大詞典》:纳鞋(納鞋)
亦称“ 纳鞋底 ”。 用线缝制鞋底。纳,通“ 衲 ”。《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 蕙莲 道:‘我不得闲,与娘纳鞋哩。’”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女人们就坐在远点的地方纳鞋底,或者就只抱着她们的孩子。”
分類:鞋底缝制
《漢語大詞典》:桑叶冠(桑葉冠)
用桑树叶缝制的帽子。 汉 刘向 新序·节士上:“ 原宪 冠桑叶冠,杖藜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絶,衽襟则肘见。”
《國語辭典》:毛毛匠  拼音:máo máo jiàng
缝制毛皮衣物的工匠。《醒世姻缘传》第三六回:「唤了一个毛毛匠,做了两顶极冠冕的帽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