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波吒釐子城缘起
【佛学大辞典】
(传说)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怅望。同俦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为男父母,二人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树下。谓女婚者树也,采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女父举华枝以授书生曰:斯嘉偶也,幸勿辞。书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欲归,怀恋不止。学徒曰:前言戏耳,幸同归。林中猛兽多,恐相残害。书生遂留,往来树侧。及夜,异光烛野,管弦清雅,俄见老翁策杖来慰。复有一老妪引少女。翁乃指少女曰:是君之弱室也。酣歌乐宴经七日,学徒疑为兽害,往求之。乃见独坐树荫,如对上客。虽告同归,辞不从命。后自入城谒亲故,陈其始末。闻者惊骇,同往林中,咸见华树是一大第,僮仆役使,驱驰往来。彼老翁陈膳奏乐,从容接对。暮岁后生一男子。谓其妻曰:吾今欲归。其妻以白父。翁谓书生曰:人生行乐,讵必故乡。今将筑室,宜勿异志。于是役徒不日而成。拘苏摩补罗之旧城迁都于此。由彼子故,树神为筑城,尔后名波吒釐子城。
真如缘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缘起之一。(参见:缘起)
【佛学常见辞汇】
言一切法皆依真如之体,因缘之用,而起生灭之相,若追溯其源,则真如不守自性,以一念无明,生起万法,故名真如缘起。
无尽缘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缘起之一。又云法界缘起。华严经所说缘起之法门也。一切之法,互相为缘互相起法也。缘一法而起万法,缘万法而起一法,重重缘起,而缘起之义无穷,故曰无尽缘起。故云万法相即相入,无碍自在。见五教章十。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法界缘起,谓一切事物,互相为缘,互相起法,为四种缘起之一。
业感缘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缘起论之一种,说世界自他一切之万象,为依吾人业因而感生之理。(参见:缘起)
传通缘起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国佛法传通缘起之略称。
缘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事物之待缘而起也。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起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起。」俱舍论九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大日经三曰:「缘起甚深难可见。」【又】事物之起因。辅行一之一曰:「述此缘起,凡有十意。」【又】述事起由来之书名。如显戒论缘起。付法藏缘起。三国佛法传通缘起等。
【佛学常见辞汇】
1。众缘和合而生起,也就是各种条件和合而生的意思,一切有为法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2。事情起始的缘由。
【佛学次第统编】
缘者由藉之义。谓依他而所藉者,起者生起之义。缘起者,有事之起始,及事物之待缘而起二义。一切有为法等,皆从缘而起,故曰缘起。此起与生之义略同,故或曰缘生,言由缘而生也。但缘起由因立名,缘生由果立名,义稍别耳。
【俗语佛源】
是佛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中关于「缘起」的论證很丰富,各宗派也有不同的解释,如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一真法界缘起等。佛家很重视「缘起观智」,所谓「深入缘起,断诸邪见」(《维摩诘经·佛国品》)。概括地说,事物(有为法)处在因果联系的网络中,依特定的条件而产生,因相互的作用而变化,称为「缘起」。唯其如此,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称为「缘起性空」。「缘起」说明现象是存在的,而本质是「空」的,也说明了没有造物主可以主宰宇宙、人生。在佛籍中,有一种阐明编述始末的书,称为「缘起」,如《付法藏缘起》。后亦用以代称某些序言,甚至泛指一事物产生的缘由。如清·张岱《陶庵梦忆》卷六:「凡四阅月而成,余为作缘起。」此外,在敦煌变文中,有一类演述佛经故事的通俗文体也称为「缘起」。如《丑女缘起》、《目连缘起》。(李明权)
四种缘起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于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缘起,是圆教也。而独除顿教者,以彼为无相离言之宗,不更涉教相之教也。玆辨四种缘起之大要,则一业感缘起。是谓惑业苦三道展转,而因果相续也。惑为心之病,业为身之恶,苦为生死之果报。心之病为缘,而造身之恶,身之恶为因,而感生死之果,故称之为业感缘起。例如有人起瞋恚,是惑也。由之而终至引刀杀他,是业也。此业自牵引未来之苦果,是一具之缘也。而感了未来之苦果,则于其苦果之身,更起惑造业,招他世之苦果,是亦一具之缘起也。如此惑业苦三道展转,互为因果,如轮环玉者,生死轮回之相也。故溯之则过去永永更无生之始,趁之则未来漫漫更无死之终。佛教所谈三世因果之相,大要不过于此。而详之者,即十二因缘观是也。然而如是论来,虽足知因果之关系,若问此三法从何生来?则宜为答之之辨解。此所以于业感缘起之次,有赖耶缘起也。二赖耶缘起。赖耶者,阿赖耶之略,译曰藏。藏种子之义。有微细不可知之一大藏识,为一有情之根本依也。差排有情之万法,皆为自此藏识所执持之种子现行者,是谓为种子生现行。彼所现行之万法,为新熏其种子于藏识者,此谓为现行熏种子。因而可得三法:一本有种子。是为藏识所执持,遇缘则现行之种子也。二现行法。是本有种子遇缘现行之法也。三新熏种子。是由现行法新熏之种子也。此三法展转同时为因果,犹如秤之一时高低。是谓为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展转,因果同时。是一具之缘起也。而后时更遇缘则自种子生现行,自现行熏种子,更为一具之缘起。如此展转因果无究,此为赖耶缘起之相。而所谓缘者,非有别法。反由赖耶现行之诸法也。以现行之诸法为缘而鼓动种子,生惑造业招果也。然则可知为三世因果相之惑业苦三道,皆由吾一心缘起者,赖耶缘起之功也。虽然,更进一步,而谓赖耶心反由何而生?则宜为答之之辨解。若谓由前七识而生,则更诘赖耶与前七识皆由何而生?岂有答之之辞耶?此所以于赖耶缘起之次,有如来藏缘起也。三如来藏缘起。又曰真如缘起。有一昧平等之真如,而为无始无终不增不减之实体者,为染净之缘所驱,生种种之法也。其实体有真如门,生灭门之二义,以真如门故,为一味平等之体,以生灭门故,由染缘而现六道,由净缘而出四圣。于此有三法:一真如之体。二生灭之相。三因缘之用。真如之体为因,因缘之用为缘,因生生灭之相。而其生灭之果,即现行之赖耶识也。于是知赖耶识由如来藏而生。而如来藏更不可诘问从何而生,何则?以如来藏体为真如,更有所生,即非真如也。而如是一切万法为由一如来藏变造者,则论其万法,互相融通,可为一大缘起。是法界缘起也。四法界缘起。谓法界之事法,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尽成一大缘起,更无单立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以他语言之,则所谓万有缘于万有而起者,是法界缘起之义也。详释之者,即六相十玄之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万法缘起,有四种不同的见解:小乘教主张业感缘起,说一切万法都是由于业力的感应而生起。大乘始教主张阿赖耶缘起,说阿赖耶识含藏万法的种子,一切根身器界,皆由其生起。大乘终教主张真如缘起,说由于真如随缘,才会生出万法来。一乘圆教则主张法界缘起,说遍法界的一切事物,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现未来,都尽成一大缘起。
缘起因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性海果分而言。华严宗之语。原来如来之果海,不可称不可说,随机缘而起说,专为因人。因而其所说皆为因人所知所了之分齐,谓之缘起因分(因人者,因位之人,即等觉以还者)。五教章上曰:「缘起因分,即普贤境界也。」
缘起圣道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缘起圣道经,一卷,唐玄奘译。方等部之摄。佛说初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之道理,而成正觉者。与佛说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同本。
缘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小乘部之摄。释十二因缘之义。
缘起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十二缘起也。
缘起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门之一。(参见:二门)
【佛学常见辞汇】
二门之一。(参见:二门)
缘起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说佛教根本义之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文也(但偈中说三谛者,惟智度论之文,其他为苦灭之二谛)。约于其中苦谛之因缘生,谓之缘起偈。又曰缘起法颂。又以此法颂安置于塔基,塔内或佛像体内,则谓之法身舍利偈,亦曰法身偈。(参见:法身偈)。寄归传四曰:「凡形像及以制底,金银铜铁泥漆瓦砖,或聚沙雪。当作之时,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其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金刚童子成就仪轨上曰:「又欲成就殊胜果者,于神通日月白分就趣河海侧,印沙印泥为塔,中置缘起偈。」
法身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颂也。而常约于其说苦谛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勒论中所说曰:「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我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即盖诸法从缘生一句,说诸法之为因缘生,苦空无常无我,苦谛之相也。此法缘二字,说其生苦法之因缘之法,即集谛也,尽之一字说灭苦集,即灭谛也。道谛可以苦集为例而知,不必说也。智度论十一曰:「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其他诸经论所说之偈颂,总为生灭,即苦灭之二谛也。佛本行集经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又】此偈明说法身之不生不灭,故名法身偈。造像功德经曰:「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真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大日经疏六曰:「法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灭。是故如净虚空,常不变易。」
缘起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缘起偈同。
缘起法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缘起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