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下一页
缕鹿
缕缕行行
缕肉羹
缕条针鼻
缕臻
缕因针入
缕绉
缕纻
缕子脍
大爱道施佛金缕袈裟
五色缕
白缕三昧
戍缕多
词典(续上)
缕金囊缕鹿
缕缕行行
缕肉羹
缕条针鼻
缕臻
缕因针入
缕绉
缕纻
缕子脍
佛类词典
一缕一触大爱道施佛金缕袈裟
五色缕
白缕三昧
戍缕多
《韵府拾遗 真韵》:缕臻(缕臻)
易林安如泰山福寿缕臻
《分类字锦》:缕因针入(缕因针入)
说苑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
《骈字类编》:缕纻(缕纻)
周礼典枲掌布缌缕纻麻草之物
一缕一触
【佛学大辞典】
(杂语)言得袈裟之一丝,及触袈裟一度。皆得无量之功德也。文句记三中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同私记三本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者:龙得袈裟一缕,免金翅鸟难;牛角一触架裟,免畜身。」往生要集指麾钞九曰:「龙得一缕者,广见法苑四十七,经律异相四十八,大部补注六等。牛角一触者。笺难第一云,曾以角触袈裟,后改报为僧闻法等,未见出处,后更追注。」
(杂语)言得袈裟之一丝,及触袈裟一度。皆得无量之功德也。文句记三中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同私记三本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者:龙得袈裟一缕,免金翅鸟难;牛角一触架裟,免畜身。」往生要集指麾钞九曰:「龙得一缕者,广见法苑四十七,经律异相四十八,大部补注六等。牛角一触者。笺难第一云,曾以角触袈裟,后改报为僧闻法等,未见出处,后更追注。」
大爱道施佛金缕袈裟
【佛学大辞典】
(故事)(参见:金缕袈裟)
(故事)(参见:金缕袈裟)
五色缕
【佛学大辞典】
(杂名)药师经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中略)或有疾药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杂名)药师经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中略)或有疾药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白缕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三昧之一。(参见:三昧)
(术语)五种三昧之一。(参见:三昧)
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意思。
【俗语佛源】
三昧为梵语Samadhi之音译,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为正思维指导下的定力。《大智度论》:「 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以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佛教认为修行能證得「三昧」,则能引发种种神通妙用。以后遂引申为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书言故事·赞叹类》:「得妙处,曰得三昧。」《故事成语考·释道鬼神》:「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宋史·李元仪传》:「元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昧。」唐朝僧人怀素雅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可见「三昧」一词运用已十分广泛。 (常正)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意思。
【俗语佛源】
三昧为梵语Samadhi之音译,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为正思维指导下的定力。《大智度论》:「 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以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佛教认为修行能證得「三昧」,则能引发种种神通妙用。以后遂引申为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书言故事·赞叹类》:「得妙处,曰得三昧。」《故事成语考·释道鬼神》:「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宋史·李元仪传》:「元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昧。」唐朝僧人怀素雅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可见「三昧」一词运用已十分广泛。 (常正)
戍缕多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参见:述噜怛罗)
(杂名)(参见:述噜怛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