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王彬王缄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全梁文·卷四十八
彬,缄,里系皆未详。天监初,彬为吴兴太守。(见《何远传》)寻与缄俱为侍中。
李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西人。李抱真子。为殿中侍御史。抱真死,缄匿丧,诡抱真令,命缄典军。后谋泄,未成。
僧缄 朝代:后周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姓王氏。京兆人。少习儒。聪慧有材识。辞章绝群。大中十一年。杜审权下对策及第。乾符中。避巢寇游渚宫。主中令成汭。属汭败。遂薙落。转徙夔峡间。后唐同光三年。居净众寺。与伪蜀进士王处厚会。因自言。生于文宗之太和初。逮今且一百三十馀载矣。复谓处厚子名成。身退皆俟。明年忽别去。已而扣关访处厚偕游。故太尉幽公杜琮祠。方坐西庑下。有数人吏服缀行。进拜处厚前。缄曰。就参新官。处厚惶懅不知所为。缄曰。公知泰山举公为司命否。此辈他日公所驱策者。又何惧。且府君念公壮志未酬。议必登第。后施行。明年春榜人数已定。既可为公贺。亦可为公吊也。处厚问明年春榜诸人姓名。缄遗之短书曰。必试罢而后坼。及试罢坼。而视其书。仅四句。曰周成同成。二王殊名。王居一焉。百日为程。二王则处厚慎言也。俄而处厚暴卒。计之仅百馀日。若是则缄之神明。将盘礴天地而参赞造化。非可以求之世间者也。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感通篇第六之五
释僧缄者。俗名缄也。姓王氏京兆人。少而察慧辞气绝群。大中十一年杜审权下对策成事。秘书监冯涓即同年也。乾符中巢寇充斥。随流避乱。至渚宫投中。今成汭。汭攻淮海不利。遂削发出家。属雷满据荆州。襄州赵凝攻破之。梁祖遣高季昌诛灭焉。江陵遂属高氏。缄避地夔峡间。后唐同光三年入蜀。寻访冯涓已死矣。遂居净众寺。而髭发皓然且面色红润逍遥。然人不测其情伪。有华阳进士王处厚者。乙卯岁于伪蜀落第。则周显德二年也。入寺写忧于松竹间见缄。缄曰得非王处厚乎。处厚惊曰。未尝相狎。何遽呼耶。缄曰。偶知耳遂说本唐文宗大和初生。止今一百三十馀载矣。处厚曰。某身迹奚若。子将来之事极于明年。而今而后事可知矣。意言蜀将亡也。嘱令勿泄。明日再寻杳沈声迹。一日复扣关自来云。暂去礼峨眉。结夏于黑水。方还。缄于案头拈文卷。览之则处厚府试赋藁曰考乎真伪。非君烛下之文。何多诳乎。遂探怀抽赋藁示之。此岂非程试真本乎。处厚惊竦不已。乃曰。仆试后偶加润色。用补烛下仓卒之过也。师何从得是本也。缄曰。非但一赋。君平生所作之者。皆贮之矣。明日访之。携处厚入寺之北隅。同谒故太尉豳公杜琮之祠。坐于西庑下。俄有数吏服色厖杂。自堂宇间缀行而出。降阶再拜。缄曰。新官在此便可庭参。处厚惶懅而作。缄曰。此辈将为君之驱策。又何惧乎。宁知泰山举君为司命否。仍以夙负壮图未酬前志请候登第后施行。复检官禄簿见来春一榜人数已定。君亦预其间。斯乃阴注阳受也。策人世之名食幽府之禄。此阳注阴受也。处厚震骇不知所裁。但问明年及第人姓名为谁耶。缄索纸笔立书一短封与之。诫之严密藏之。脱泄祸不旋踵。须臾吏散。缄携手出庙及瞑而去。至春试罢。缄来处厚家留一简云。暂还弊庐无复再面也。后往寺僧堂中问之。已他适矣。乃拆短封视之。但书四句。云周成同成。二王殊名。王居一焉。百日为程。及乎榜出验之有八士也。二王处厚与王慎言也。王居一焉。恶其百日为程。处厚唯狎同年置酒高会极遂性之欢。由是荒乱不起。是夜暴亡。同年皆梦。处厚蓝袍槐笏驱殿而行。验其策名之荣。止一百二十日也。详其缄之生于文宗太和初也。成身在宣宗大中。王处厚遇之已一百三十馀岁也。次伪王蜀城都大慈寺僧亡名。恒讽诵法华经令人乐闻时至分卫取足而已。身微所苦有示方药。伊僧策杖入青城大面山。采药沿溪越险。忽然云雾四起不知所适。有顷见一翁。僧揖之序寒暄问何以至此。僧曰。为采少药也。翁曰。庄舍不远。略迂神足。得否。僧曰。迷方失路愿随居士。少顷云散见一宅宇阴森既近。翁曰。且先报庄主人矣。僧入门睹事皆非凡调。问曰。还斋否。曰未食。焚香且觉非常郁悖。请念所业经。其僧朗声诵经。勉令诵彻部。所馈斋馔皆大慈寺前食物。斋毕青衣负竹器以香草荐之。乃施钱五贯令师市胡饼之费。翁合掌送出。或问云。此孙思邈先生也。到寺已经月馀矣。其钱将入寺。则黄金货泉也。王氏闻之收金钱。别给钱五百贯。其僧散施之。将知仙民恒在名山。次嘉州罗目县有诉孙山人。赁驴不偿直。乞追摄问。小童云。是孙思邈也。县令惊怪出钱代偿。其人居山下。及出县路见孙公取钱二百以授之。曰吾元伺汝于此。何遽怪乎。得金钱僧不知其终所。
神僧传·卷第九
释僧缄。俗姓王氏。京兆人。恒居于净众寺。髭发皓白而面色红润逍遥然。人莫测其情伪。有华阳进士王处厚者。于伪蜀落第入寺写忧于松竹间见缄。缄曰。得非王处厚乎。处厚惊曰。未尝相狎何遽呼耶。缄曰。偶然耳。处厚心知其异。咨曰。和尚某身迹奚若。缄曰。子将来之事极于明年。而今而后事可知矣。意言蜀将亡也。嘱令勿泄。一日缄于案头拈文卷。览之则处厚府试赋藁。曰考乎真伪。非君烛下之文。何多诳乎。遂探怀袖赋藁示之。此岂非程试之真本乎。处厚惊竦不已。乃曰。仆后偶加润色。用补烛下仓卒之过也。师何从得是本乎。缄曰。非但一赋。君平生所作之者皆贮之矣。明日访之。携处厚入寺。谒太尉豳公杜琮之祠。坐于西庑下。俄有数吏服色厖杂。自堂宇间缀行而出。降阶再拜。缄曰。新官在此便可庭参。处厚惶惧而作。缄曰。此辈将为君之驱策。又何惧乎。宁知泰山举君为司命否。仍以夙负壮图未酬前志请候登第后施行。复检官禄簿见来春一榜人数已定。君亦预其间。斯乃阴注阳受也。策人世之名食幽府之禄。此阳注阴受也。处厚震骇不知所裁。但问明年及第姓名。缄索纸笔立书一短封与之。诫之严密藏之。脱泄祸不旋踵。至春试罢。缄来处厚家留一简云。暂还弊庐。无复再面也。后往寺觅之。已他适矣。乃拆短封视之。但书四句云。周成同成。二王殊名。王居一焉。百日为程。及榜出有八士也。二王处厚与王慎言也。王居一焉。恶其百日为程。处厚唯狎同年。置酒高会极遂性之乐。由是荒乱不起。是夜暴亡。同年皆梦。处厚蓝袍槐笏驱殿而行。验其策名之荣。止一百二十日。详其缄之年生于文宗太和初。成名在宣宗大中。王处厚遇之已一百三十馀岁矣。
林罕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西江人,字仲缄。仕前蜀。博通经史,为文多讥刺。初除温江主簿,后迁太子洗马。尝为王衍幸臣顾在珣撰《十臣文》以进,在徇以是晋升,而罕竟不得用。尤善六书之学,注《说文》二十篇,目曰《林氏小说》,刻石蜀中。
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罕字仲缄。西江人。事蜀后主。除温江主簿。迁太子洗马。
王缄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幽州刘仁恭故吏,掌记室。博学善属文。后从后唐庄宗经略山东,授魏博节度副使。从征幽州,获仁恭父子,庄宗命为露布,缄起草无所辞避,士以此少之。胡柳之役,为乱兵所杀。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二
缄。幽州刘仁恭故吏。使凤翔还。李克用留署为推官。历掌书记。从庄宗经略山东。承制授检校司空魏博节度副使。胡柳之役。殁于乱兵。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杨缄,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知宣州(清嘉庆《宁国府志》卷二)。累官江南西路转运使(《江西通志》卷四六)。后宰畿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
全宋文·卷一六四
杨缄,太平兴国七年与胡旦等为转运副使。雍熙间为江南转运使。淳化初自尚书省谪降至睦州分水。后复为转运使,咸平间失官宰畿邑。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九之五(第六册第五六三六页),《宋史》卷四三九《和㠓传》、卷二六八《周莹传》、卷三○四《范正辞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5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宣甫。苏绅从弟。仁宗宝元元年进士。调广州南海主簿,不畏豪商大姓。累迁秘书丞,知英州。破侬智高建功。神宗熙宁初调广东钤辖。改知邕州,交趾兵围邕,缄率民抵抗,固守凡四旬,粮尽泉涸乃陷,阖门自焚死。谥忠勇。
全宋诗
苏缄,高宗绍兴初知南城县(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二)。
黄缄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三年(1058)任抚州知州。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四
默,字惟缄,烝弟。隆万间文学。
侯缄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侯缄(1488年—1546年),字世言,号三峰,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正德八年(1513年)浙江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二百九十七名,登第三甲第六十六名进士。历官刑部广西司主事、江西司郎中,出为池州府知府,嘉靖十四年升江西按察司副使,十七年七月升四川布政司右参政,升广东按察使,二十一年六月升贵州右布政使,二十二年十一月提调贵州乡试时出错,降三级为云南按察司副使,二十四年五月升江西按察使,官至福建右布政使,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顺天府文安人。父王仪为仇鸾所诬,逮讯斥为民。隆庆初,为父讼冤,得复官赐恤。屡官按察使,分巡辽阳,以知兵名。
沧海遗珠
王缄,文安人,王仪之子,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河南按察使,分巡辽阳,以知兵名。
维基
王缄(1542年—?),字伯默,别号四槐,晚号愚谷山人,顺天府霸州文安县人,民籍。嘉靖十九年(1540年)其父王仪任苏松常镇兵备道,母亲董恭人随同赴任,怀孕十四月生王缄于太仓。十二岁选充博士弟子员,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中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四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第一百四十四名,三甲三十六名进士。初授河南中牟县知县,万历二年(1574年)冬擢升吏部验封司主事,三年转考功司、文选司,四年晋稽勋司员外郎,五年请告归乡。七年起补考功司,丁母董太恭人忧去职。十年起补文选司,出为浙江按察司副使,十一年调任河南副使,兵备信阳,再调山东副使,兵备开原,分巡辽阳,以知兵闻名,十三年晋参政,其冬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少时名元侃,字三缄。长更名,字稚孚,更字同倩,号鲽海。万历中为国子监生。有《赍志斋集》、《尚书注考》。
槜李诗系·卷十七
泰交字同倩,秀水人。万历中太学。有赍志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周玄炜(1558年—?),字叔茂,号缄吾,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民籍。乙酉乡试十三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八十名,登三甲第二百六十八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清丰县知县,二十一年十二月吏部考选,授南京云南道试御史,谒部时玄炜抗立公堂,踉跄指顾,旁若无人,部臣至求自罢以谢之。万历帝怒其蔑纪,降玄炜三级调边方,为广东电白知县。四十四年三月因所著《泾林续纪》载有宫闱事,被逮入锦衣卫狱,卒于狱中。
夏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夏炜(1575年—?),字汝华,号缄庵,浙江湖州府乌程县籍桐乡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丁酉科顺天府乡试举人,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初授武昌知县,调遵化县,再调溧阳县,补嵩县,入为南工部营缮司主事,历虞衡司郎中,出知江西南康府知府,迁淮海副使,调江西参政,分守湖西道,死于进京入觐途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1649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锡君,改字仲缄,号牧游。崇祯十年进士。历官长沙知府,以督乡兵镇压各地民众起事,得知兵名。南明隆武时任湖北巡抚,与总督何腾蛟联合李锦、高一功等,共同抗清。永历时进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后兵败退衡州,又退广西,在浔州病死。谥文忠。有《堵文忠公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牧游,无锡人。崇祯丁丑进士,除南户部主事,历长沙知府,有《只可吟》。
维基
堵胤锡(1601年—1649年),字仲缄,直隶无锡县(今属江苏无锡市)人,明末及南明大臣。堵胤锡生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岁父母双亡,投靠岳父陈大懋,师从马世奇,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官至长沙府知府。当时山贼萧相宇作乱,数败官兵,堵胤锡能率乡兵破贼,遂以知兵出名。李自成死后,其馀部李锦、田见秀、刘汝魁、贺兰、李来亨等被堵胤锡安抚。弘光时,历湖广参政,行事“苟利国家,我则专之”。永历时,任兵部尚书。遭瞿式耜、李元胤的猜忌。堵胤锡等人主张联合大顺军和大西军,何腾蛟、瞿式耜反对。瞿式耜同党的丁时魁、金堡等上疏劾奏他在湖南“丧师失地之罪”。永历三年(顺治六年,1649年)十一月与忠贞营的淮侯刘国昌出兵,是月二十六日,至浔州(今广西桂平),吐血病卒。赠浔国公,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