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缄音(緘音)
书函音讯。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书籍·书柬:“和议再成,界河山而如旧;缄音遽至,指 巩 洛 以为言。”
分類:书函音讯
《韵府拾遗 咸韵》:鳞缄(鳞缄)
胡仲参诗:手剥鳞缄细细看。
《韵府拾遗 咸韵》:王缄(王缄)
山堂肆考:晋王擒刘守志,命掌书记王缄草露布。缄不知故事,书之于帛。
《韵府拾遗 咸韵》:斜缄(斜缄)
高观国词:閒损雕鞍,斜缄小字。
《漢語大詞典》:慎缄(慎緘)
谨慎缄默。 宋 刘攽 中山诗话:“员外郎 上官佖 ,尝劝 石少傅 中立 慎缄, 石 勃然曰:‘ 上官佖 如下官口何!’”
分類:谨慎缄默
《漢語大詞典》:通缄(通緘)
通书信。 明 何景明 《赠祖邦》诗:“ 白下 通缄少, 燕都 见面迟。” 杨树达 《〈高等国文法〉序例》:“如教者用之讲授,发生疑义时,即请直接通缄商榷,敬当一一详答。”
分類:通书书信
《骈字类编》:笥缄(笥缄)
任昉王贵嫔哀策文:笥缄遗组,筵委尘鞠。
《高级汉语词典》:侑缄
附带酬答
《分类字锦》:参缄(参缄)
家语: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参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
分类:
《骈字类编》:龙缄(龙缄)
卢照邻玉真观黎君碑:玉笈云囊之术,龙缄凤蕴之图,莫不吞楚梦于胸中,指鲁城于掌上。
《韵府拾遗 咸韵》:去缄(去缄)
赵嘏诗:旅宿去缄他日恨。
《漢語大詞典》:缄制(緘制)
封锁控制。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会 所向摧弊,前无彊敌,缄制众城,罔罗迸逸。 蜀 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
分類:封锁控制
《分类字锦》:永保三缄(永保三缄)
说苑: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韦岫金赋:或三缄而永保,或一诺而必行。
分类:
《分类字锦》:造化缄縢(造化缄縢)
阎伯玙函谷关赋:实堤防之枢辖,为造化之缄縢。
分类:关塞
《漢語大詞典》:齰舌缄唇(齰舌緘唇)
咬舌闭口。形容闭口不言。《隋书·儒林传·王孝籍》:“安可齰舌缄唇,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分類:闭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