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5,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树绿
绿字
绿涨
绿尊
绿绮琴
绿樽
绿天
涨绿
绿映
绿筠
酒绿
春绿
萼绿华
绿池
绿罗
《骈字类编》:树绿(树绿)
宋 梅尧臣 送何遁山人归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漢語大詞典》:绿字
(1).古代石碑上刻的文字,填以色漆,故称绿字。 南朝 梁简文帝 《宣武王庙碑赞》:“功书緑字,事烛青编。” 唐 张说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旧庙青林古,新碑緑字生。”
(2).河图上的绿色文字。晋书·地理志序:“ 大禹 观於浊 河 ,而受緑字,寰瀛之内可得而言也。”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之一:“朱綈叶祉,緑字摛英。” 唐 李峤 《洛》诗:“神龟方锡瑞,緑字重来臻。” 宋 范仲淹 《滕子京以真箓相示因以赠之》诗:“緑字起龙蛇,丹文掛星斗。”参见“ 緑文 ”。
《漢語大詞典》:绿文
绿色的图箓。 王闿运 《桂颂》:“奉黄牙赤玉之璋,览朱陵緑文之图。”参见“ 緑图 ”。
分類:绿色图箓
《骈字类编》:绿涨(绿涨)
苏轼 武昌西山诗 春江绿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
《漢語大詞典》:绿尊
见“ 緑樽 ”。
《漢語大詞典》:绿樽
亦作“绿尊”。 酒杯。 南朝 梁 沈约 《酬谢宣城朓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樽。” 唐 钱起 《送族侄赴任》:“此时知 小阮 ,相忆緑尊前。” 明 陈所闻 《懒画眉·秋酌啸风亭》曲:“天风遮莫吹双髩,山色江光满緑尊。”
分類:酒杯
《漢語大詞典》:绿绮琴(緑綺琴)
古琴名。传说 汉 司马相如 作《玉如意赋》, 梁王 悦之,赐以绿绮琴。后即用以指琴。 晋 张载 《拟四愁诗》:“佳人遗我緑綺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地覆青袍草,窗横緑綺琴。” 明 刘基 《旅兴》诗:“愿以緑綺琴,写作《行路难》。”参见“ 緑綺 ”。
《國語辭典》:绿绮(綠綺)  拼音:lǜ qǐ
1.乐器名,古琴名。四大名琴之一。相传绿绮通体黑色,隐隐泛著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因而名为「绿绮」。原为梁王所藏,后司马相如为梁王赋〈如玉赋〉,梁王以绿绮赠之。
2.用以代称音色材质具佳的琴。唐。李白 听蜀僧浚弹琴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也称为「绿琴」。
《漢語大詞典》:绿樽
亦作“绿尊”。 酒杯。 南朝 梁 沈约 《酬谢宣城朓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樽。” 唐 钱起 《送族侄赴任》:“此时知 小阮 ,相忆緑尊前。” 明 陈所闻 《懒画眉·秋酌啸风亭》曲:“天风遮莫吹双髩,山色江光满緑尊。”
分類:酒杯
《漢語大詞典》:绿天
唐 代书法家 怀素 的居所。在今 湖南省 永州市 东门外。 宋 陶谷 清异录·绿天:“ 怀素 居 零陵 东郊,治芭蕉,亘带几数万,取叶代纸而书,号其所曰緑天。”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花果》:“ 怀素 贫无纸学书,常种芭蕉万餘,以供挥洒,名曰緑天。”
《漢語大詞典》:涨绿(漲緑)
谓春水上涨。 宋 王沂孙 《南浦·春水》词:“别君 南浦 ,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緑,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谓充满绿色。 宋 杨万里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诗之十:“平田涨緑村村麦,嫩水浮红岸岸花。”
《骈字类编》:绿映(绿映)
唐 韦庄 幽居春思 绿映红藏江上村,一声鸡犬似山源。
《漢語大詞典》:绿筠
绿竹。 南朝 梁 江淹 《灵丘竹赋》:“於是緑筠绕岫,翠篁緜岭。” 唐 白居易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緑筠。” 明 刘基 《寄题升元观绿筠轩》诗:“带郭轩楹暎緑筠,八窗瀟洒总宜人。”
分類:绿竹
《骈字类编》:酒绿(酒绿)
唐 韦庄 题酒家 酒绿花红客爱诗,落花春岸酒家旗。
《骈字类编》:春绿(春绿)
唐 温庭筠 会昌丙寅丰岁歌 九重天子调天下,春绿将年到西野。
《漢語大詞典》:萼绿华(萼緑華)
(1).传说中女仙名。自言是 九嶷山 中得道女子 罗郁 。 晋穆帝 时,夜降 羊权 家,赠 权 诗一篇,火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见 南朝 梁陶弘景 《真诰·运象》。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 萼緑华 来无定所, 杜兰香 去未移时。”亦省称“ 萼緑 ”。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上元 点鬟招 萼緑 , 王母 挥袂别 飞琼 。”
(2).指绿萼梅花。 宋 范成大 范村梅谱:“緑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 九嶷 仙人 萼緑华 。京师 艮岳 有 萼緑华堂 ,其下专植此本。”
《骈字类编》:绿池(绿池)
唐 李峤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唐 李白 梁园吟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漢語大詞典》:绿罗(緑羅)
(1).绿色的绮罗。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紇那》披緑罗。”
(2).比喻绿水微波。 唐 张祜 《题于越亭》诗:“山衔落照攲红盖,水蹙斜文捲緑罗。”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緑罗风卷皱。”
(3).荔枝名。 宋 杨万里 《走笔谢吉守赵判院分饷三山生荔子》诗:“ 西川 红锦无此色, 南海 緑罗犹带酸。”自注:“ 五羊 荔子上上者名緑罗。”参见“ 緑萝 ”。
《漢語大詞典》:绿萝(緑蘿)
(1).绿色藤萝。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緑萝缘玉树,光曜粲相暉。”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四:“緑萝纷葳蕤,繚绕松栢枝。” 宋 孙觌 《小园春事》诗之一:“緑萝高张翠羽盖,苍巘中断青玉玦。” 元 赵孟俯 《桃源春晓图》诗:“ 桃花源 里得春多,洞口春烟摇緑萝。”
(2).荔枝名。亦名挂绿。 清 吴应逵 岭南荔支谱卷四:“挂緑、玉栏、金井,如夜光无价,非可以金钱得之……緑萝,即指挂緑也。”
(3).溪名。在今 湖北省 。 宋 欧阳修 《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岁之仲春,自 荆南 西拜其亲於 万州 。维舟 夷陵 ,予与之登高以远望,遂游 东山 ,窥 緑萝溪 ,坐磐石。”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欧阳公 謫 夷陵 时,诗云:‘江上孤峰蔽 緑萝 ,县楼终日对嵯峨。’盖 夷陵县 治下临峡,江名 緑萝溪 。自此上泝,即 上牢关 ,皆山水清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