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5,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红绿
柳绿
生绿
绿华
绿章
寒绿
山绿
绿净
绿醑
绿成
绿荫
波绿
绿意
绿萼
绿莎
《骈字类编》:红绿(红绿)
唐 章碣 长安春日 输他得路蓬洲客,红绿山头烂醉归。
《漢語大詞典》:柳绿(柳緑)
颜色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緋红,用银朱紫花合。桃红,用银朱燕支合。肉红,用粉为主,入燕支合……柳緑,用枝条緑入槐花合。”
《分类字锦》:生绿(生绿)
苏轼 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诗 寸田结初果,秀若铜生绿。
分类:生绿
《漢語大詞典》:绿华(緑華)
(1).茶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上每赐御饌汤物,而道路之使相属……其酒有凝露浆、桂花醑,其茶则緑华、紫英之号。”
(2).传说中仙女 萼绿华 之省称。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揖 緑华 与 金母 ,嘰琼蘂兮緋桃。”
《漢語大詞典》:绿章
即青词。旧时道士祭天时所写的奏章表文,用硃笔写在青藤纸上,故名。 唐 李贺 《绿章封事》诗:“緑章封事諮 元父 ,六街马蹄浩无主。” 王琦 汇解:“《演繁露》:‘今世上自人主,下至臣庶,用道家科仪奏事于天帝者,皆青籐纸朱字,名为青词。’緑章即青词,谓以緑纸为表章也。” 宋 陆游 《花时遍游诸家园》诗:“緑章夜奏 通明殿 ,乞借春阴护海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棋道士﹞棋至劣而至好胜,终日丁丁然不休。对局者或倦求去,至长跪留之。尝有人指对局者一著,衔之次骨,遂拜緑章,诅其速死。” 严复 《秋花次吕女士韵》:“緑章乞荫通高旻, 剑南先生 情最真。”
《骈字类编》:寒绿(寒绿)
宋 欧阳修 送王公慥判官 山色经寒绿,云阴入暮重。
《骈字类编》:山绿(山绿)
宋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十 探怀出新诗,秀语夺山绿。
《骈字类编》:绿净(绿净)
唐 杜牧 汉江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宋 苏轼 余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漢語大詞典》:绿醑
绿色美酒。 唐太宗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緑醑,雅曲韵朱弦。” 宋 苏轼 《谒金门·秋感》词:“孤负金尊緑醑,来岁今宵圆否?” 明 陆采 《明珠记·雪庆》:“似今日闷拨红炉,知何日同斟緑醑。”
《分类字锦》:绿成(绿成)
陈翥 桐赋 条毳毳以嫩耸,叶茸茸而绿成。
分类:梧桐
《國語辭典》:绿荫(綠蔭)  拼音:lǜ yìn
树荫。如:「浓密的绿荫下是乘凉、休息的好地方。」
《骈字类编》:波绿(波绿)
唐 元稹 遣春十首 其十 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宋 苏轼 入峡 合水来如电,黔波绿似蓝。
《國語辭典》:绿意(綠意)  拼音:lǜ yì
绿色的景象。如:「春天一到,花园里绿意盎然,处处充满著生机。」
《漢語大詞典》:绿萼
绿萼梅的省称。 清 赵翼 《王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书屋图》诗:“緑萼六株红七株,屋后屋前各分界。”参见“ 緑萼梅 ”。
分類:绿萼梅
《漢語大詞典》:绿萼梅(緑萼梅)
亦作“绿萼梅”。 梅花之一种。萼片为绿色。 宋 范成大 《梅谱》:“緑蕚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 九嶷 仙人 蕚緑华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梅:“緑蕚梅,枝跗皆緑。” 清 钱载 《到家作》诗之二:“久失东墙緑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漢語大詞典》:绿萼梅(緑蕚梅)
见“ 緑萼梅 ”。
《漢語大詞典》:绿莎
(1).绿色的莎草。后汉书·马融传:“树以蒱柳,被以緑莎。”
(2).泛指绿草地。 唐 元稹 《和乐天题王家亭子》:“风吹笋籜飘红砌,雨打桐花盖緑莎。” 前蜀 韦庄 《睹军回戈》诗:“御苑緑莎嘶战马,禁城寒月捣征衣。” 宋 叶梦得 《八声甘州·正月二日作》词:“好是緑莎新径,賸安排芳意,特地重栽。” 明 刘基 《琅琊王歌》之二:“花高折不得,空步緑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