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16,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寒绿
山绿
绿净
绿醑
绿成
绿荫
波绿
绿意
绿萼
绿莎
树绿
绿字
绿涨
绿尊
绿绮琴
《骈字类编》:寒绿(寒绿)
宋 欧阳修 送王公慥判官 山色经寒绿,云阴入暮重。
《骈字类编》:山绿(山绿)
宋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十 探怀出新诗,秀语夺山绿。
《骈字类编》:绿净(绿净)
唐 杜牧 汉江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宋 苏轼 余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漢語大詞典》:绿醑
绿色美酒。 唐太宗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緑醑,雅曲韵朱弦。” 宋 苏轼 《谒金门·秋感》词:“孤负金尊緑醑,来岁今宵圆否?” 明 陆采 《明珠记·雪庆》:“似今日闷拨红炉,知何日同斟緑醑。”
《分类字锦》:绿成(绿成)
陈翥 桐赋 条毳毳以嫩耸,叶茸茸而绿成。
分类:梧桐
《國語辭典》:绿荫(綠蔭)  拼音:lǜ yìn
树荫。如:「浓密的绿荫下是乘凉、休息的好地方。」
《骈字类编》:波绿(波绿)
唐 元稹 遣春十首 其十 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宋 苏轼 入峡 合水来如电,黔波绿似蓝。
《國語辭典》:绿意(綠意)  拼音:lǜ yì
绿色的景象。如:「春天一到,花园里绿意盎然,处处充满著生机。」
《漢語大詞典》:绿萼
绿萼梅的省称。 清 赵翼 《王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书屋图》诗:“緑萼六株红七株,屋后屋前各分界。”参见“ 緑萼梅 ”。
分類:绿萼梅
《漢語大詞典》:绿萼梅(緑萼梅)
亦作“绿萼梅”。 梅花之一种。萼片为绿色。 宋 范成大 《梅谱》:“緑蕚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 九嶷 仙人 蕚緑华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梅:“緑蕚梅,枝跗皆緑。” 清 钱载 《到家作》诗之二:“久失东墙緑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漢語大詞典》:绿萼梅(緑蕚梅)
见“ 緑萼梅 ”。
《漢語大詞典》:绿莎
(1).绿色的莎草。后汉书·马融传:“树以蒱柳,被以緑莎。”
(2).泛指绿草地。 唐 元稹 《和乐天题王家亭子》:“风吹笋籜飘红砌,雨打桐花盖緑莎。” 前蜀 韦庄 《睹军回戈》诗:“御苑緑莎嘶战马,禁城寒月捣征衣。” 宋 叶梦得 《八声甘州·正月二日作》词:“好是緑莎新径,賸安排芳意,特地重栽。” 明 刘基 《琅琊王歌》之二:“花高折不得,空步緑莎归。”
《骈字类编》:树绿(树绿)
宋 梅尧臣 送何遁山人归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漢語大詞典》:绿字
(1).古代石碑上刻的文字,填以色漆,故称绿字。 南朝 梁简文帝 《宣武王庙碑赞》:“功书緑字,事烛青编。” 唐 张说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旧庙青林古,新碑緑字生。”
(2).河图上的绿色文字。晋书·地理志序:“ 大禹 观於浊 河 ,而受緑字,寰瀛之内可得而言也。”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之一:“朱綈叶祉,緑字摛英。” 唐 李峤 《洛》诗:“神龟方锡瑞,緑字重来臻。” 宋 范仲淹 《滕子京以真箓相示因以赠之》诗:“緑字起龙蛇,丹文掛星斗。”参见“ 緑文 ”。
《漢語大詞典》:绿文
绿色的图箓。 王闿运 《桂颂》:“奉黄牙赤玉之璋,览朱陵緑文之图。”参见“ 緑图 ”。
分類:绿色图箓
《骈字类编》:绿涨(绿涨)
苏轼 武昌西山诗 春江绿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
《漢語大詞典》:绿尊
见“ 緑樽 ”。
《漢語大詞典》:绿樽
亦作“绿尊”。 酒杯。 南朝 梁 沈约 《酬谢宣城朓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樽。” 唐 钱起 《送族侄赴任》:“此时知 小阮 ,相忆緑尊前。” 明 陈所闻 《懒画眉·秋酌啸风亭》曲:“天风遮莫吹双髩,山色江光满緑尊。”
分類:酒杯
《漢語大詞典》:绿绮琴(緑綺琴)
古琴名。传说 汉 司马相如 作《玉如意赋》, 梁王 悦之,赐以绿绮琴。后即用以指琴。 晋 张载 《拟四愁诗》:“佳人遗我緑綺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地覆青袍草,窗横緑綺琴。” 明 刘基 《旅兴》诗:“愿以緑綺琴,写作《行路难》。”参见“ 緑綺 ”。
《國語辭典》:绿绮(綠綺)  拼音:lǜ qǐ
1.乐器名,古琴名。四大名琴之一。相传绿绮通体黑色,隐隐泛著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因而名为「绿绮」。原为梁王所藏,后司马相如为梁王赋〈如玉赋〉,梁王以绿绮赠之。
2.用以代称音色材质具佳的琴。唐。李白 听蜀僧浚弹琴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也称为「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