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明江西临川人,字维衡,一作字维新。崇祯十三年进士。授翰林检讨。李自成克北京,出谒。自成兵败,鼎铨南归。清兵破赣州,隐居山中。后举兵响应金声桓反清,兵败被捕死。
维基
傅鼎铨(1610年—1651年),字维源,号聿庵,后改号复庵。江西金溪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二十岁补弟子员,与揭重熙友好。乐于行善,修建学校,乡里敬之。崇祯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授翰林检讨。明亡后,投奔南明唐王,赴赣州。夏一鹗击傅鼎铨,鼎铨逃入福建,不久被俘,不屈而死。

人物简介

简介
方维新,清代岳阳人。(张诚杰选编《黄鹤楼诗词文联选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七
彭维新,字石原,茶陵人。康熙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累官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坐事免,起授左都御史。有《墨香阁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周维新,河南光州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三甲进士。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福建邵武府建宁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梁维新,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01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8—1927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康有为,原名祖诒,字长素,一字广厦,号更生,南海人。光绪乙未进士,官工部主事。有《万木草堂丛书》。
词学图录
康有为(1858-1927) 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初名祖诒。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会试前发起"公车上书",要求拒签《马关条约》,变法图强。授工部主事,未就。在京创办强学会。清德宗召见问对,因宣布变法。戊戌政变作,流亡香港、日本及欧美各国,组保皇会,主张君主立宪。入民国,任孔教会会长。治今文经公羊学,借古改制言变法改良。工为政论文。馀事为诗,返虚为浑,积健为雄,有抉天心探地肺之奇。词仅传少作一首。有《康南海先生诗集》,词见《全清词钞》。
黄鹤楼志·人物篇
康有为(1858—1927) 近代改良派领袖、思想家。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工部主事。1898年与梁启超等人发动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逃亡国外,归国后主张君主立宪。光绪十五年(1889)十月溯江西上,游览武昌、汉阳,登临黄鹤楼故址,作七律《登黄鹤楼》诗一首,用“百战山川扼势雄”的诗句来概括此地险要形势,描述黄鹤楼曾见证身经百战、碧血芳草的历史侧面,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之情。
维基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清末维新变法派主要发起者,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生、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光绪廿一年(1895年)进士,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通缉而出逃。1912年宣统退位后,康有为继续反对共和,1917年曾与张勋合作,发动兵变,拥立宣统帝,是为丁巳复辟,但四日之内就被段祺瑞讨平。1927年在一场宴会后病逝。

人物简介

维基
印焕门(1883年—?年),字维新,四川省犍为县人,增生,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商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