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7,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红绳
绳违
珠绳
矩绳
绳断
绳榻
痛绳
自绳
绳河
绳头
青绳
系绳
胡绳
鼻绳
银绳
《漢語大詞典》:红绳(紅繩)
(1).红色绳子。金史·礼志九:“肆赦仪,设捧制书木鹤仙人一,以红绳贯之,引以轆轤,置於御前栏干上。” 元 宋无 《春愁诗》:“金雁尘香暗凤絃,红绳风紧阁秋千。”
(2).犹红线。谓缔结婚姻。《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不须玉杵千金聘,已许红绳两足缠。”川剧《谭记儿》第一场:“说什么人言可畏,非是奴守志不坚,想淑女 卓氏 文君 ,奔 司马 佳话早传。又怎奈红绳已被我剪断,红叶逐水去不还。”
《漢語大詞典》:绳违(繩違)
纠正违误。晋书·锺雅传:“ 雅 直法绳违,百僚皆惮之。”资治通鉴·唐高宗武德元年:“ 瑀 亦孜孜尽力,绳违举过,人皆惮之。”
分類:纠正违误
《骈字类编》:珠绳(珠绳)
梁简文帝 诗珠绳翡翠帷绮幕芙蓉帐苦吴均诗 花钗玉宛转,珠绳金络纨。
姚合 夏中 雨诗 丝网张空际,珠绳续瓦沟。
《漢語大詞典》:矩绳(矩繩)
曲尺与墨绳。比喻规矩法度。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行中矩绳,而不伤於本。”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叙录:“唯 开元 之定今隶,为后世之矩绳,於今用之,正极为衡。”
《骈字类编》:绳断(绳断)
五代史刘知俊传谣言曰黑牛出圈绳断裙晋乐府江陵乐曲盆隘欢绳断蹋坏绛罗
《韵府拾遗 合韵》:绳榻(绳榻)
释广润诗山月卧绳榻林风吹葛衣
《漢語大詞典》:痛绳(痛繩)
严厉地制裁。史记·酷吏列传:“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姦吏并侵渔,於是痛绳以罪。”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其本判官及诸州刺史等……但受节将指撝,不惧朝廷典宪,共为蒙蔽,皆合痛绳。” 金 元好问 《登封令薛侯去思颂》:“禁人有犯,薄示之辱,教以改过而已;至於老姦宿恶不可以情用者,深治而痛绳之,终不以为夸也。”
《漢語大詞典》:自绳(自繩)
约束自己。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宋 苏轼 《祭黄几道文》:“入为御史,以直自绳。” 孙中山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既不能以纪律自绳,也不能以纪律绳人。”
《漢語大詞典》:绳河(繩河)
银河。又名天河。 南朝 梁 江淹 《为始安王拜征虏将军丹阳尹章》:“不悟瑶离降映,绳河低文。”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庆安城王拜封表》:“丽采绳河,映萼璿圃。” 明 高濂 《双调新水令·悼内》套曲:“準备寒衾挣踏,路断绳河,那讨箇七夕年年鹊驾。”
分類:天河
《漢語大詞典》:绳头(繩頭)
绳的一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钱己 道:‘我身子坌,果然下去不得,我只在上边吊着绳头,用些坌气力罢。’”
分類:一端
《漢語大詞典》:青绳(青繩)
青色的绳子。古时用它缠束图版、界划天子经过的御道和围范帝王郊祀的坛场。宋书·符瑞志上:“乃有龙马衔甲……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 唐 王建 《温泉宫行》:“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宋史·礼志二:“南郊坛制…… 元丰 元年二月,詔内壝之外,众星位周环,每二步植一杙,繚以青绳,以为限域。”
《漢語大詞典》:系绳
将动物系于桩上的绳子
用来拴住动物使它只能在允许范围内活动或喂食的物件;好像系绳、系链那样使用的东西(如绳、缆)
《漢語大詞典》:胡绳(胡繩)
香草名。《楚辞·离骚》:“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王逸 注:“胡绳,香草也。” 唐 陆龟蒙 《采药赋》:“胡绳繫晷以难驻,曷车载春而不返。” 清 方文 《盛林玉阁中喜遇李三石》诗:“石上偶然窥宛委,花前纔与结胡绳。” 清 方文 《自题采药图用谈长益韵》:“却讶 灵均 好奇服,製荷衣又索胡绳。”
《漢語大詞典》:鼻绳(鼻繩)
指拴在牛鼻上的绳子。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置其絼,共其水槀”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絼,著牛鼻绳,所以牵牛者。”
《骈字类编》:银绳(银绳)
庾信贺平邺都表见琼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