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如山压卵
家长制
经纬度
满话
驴生戟角瓮生根
佛类词典
绝对
相对、绝对
《漢語大詞典》:如山压卵(如山壓卵)
比喻以绝对优势对付劣势。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 刘崇 乌合之众,苟遇王师,必如山压卵耳。”宋史·赵范传:“以 义斌 蹙 全 ,如山压卵。”
《國語辭典》:家长制(家長制)  拼音:jiā zhǎng zhì
一种旧时的家庭制度。家长主导掌握经济资源的分配以及家族内社会层级关系,其他成员仅能服从。
《国语辞典》:经纬度(经纬度)  拼音:jīng wěi dù
地球上的经度与纬度,可用于标示地球上任一地点的绝对位置。
《國語辭典》:满话(滿話)  拼音:mǎn huà
大话,语气太自负。《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你的从人虽多,怎比得坐地的,有增无减。」
《漢語大詞典》:驴生戟角瓮生根(驢生戟角瓮生根)
比喻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亊。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一折:“无钱的可要亲近,则除是驴生戟角瓮生根。”亦作“ 驴生笄角瓮生根 ”、“ 驴生机角瓮生根 ”。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三折:“我量着你一世儿不能发跡,你若能勾发跡呵,则除是驴生笄角瓮生根。” 明 朱有炖 《桃园景》第一折:“你要我清閒守分,只除是驴生机角瓮生根。”
绝对
【佛学大辞典】
(术语)独一之法,他不能对比者,是曰绝对,对于相对而言。教行信證二曰:「按本愿一乘海圆融满足极速无碍绝对不二之教也。」又曰:「金刚信心绝对不二之机也。」
相对、绝对
【俗语佛源】
相对原作相待,绝对原作绝待。相对与绝对相称。《维摩诘经》卷二僧肇注曰:「诸法相待生,犹长短比而形。」一切万法,自现象界的观点而言,存在著长与断、大与小、东与西、有与无、是与非,乃至净与秽、迷与悟、生与死等的对立状态,佛教称之为相待,意谓相待而有。《仁王般若波罗密经·教化品》中说:「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无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缘成,假成众生;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一切幻化,是幻谛众生。」若从至极平等的绝对立场观之,则诸法实相,自然法尔,不虚不妄,而真实一际。世间本无千差万别的相对性质,法性、法相既同为一实之义,有无、真俗亦自平等不二。此一真如平等的自然法界,自是超越、泯绝各种两端相对立场的分别见解,佛教称之为绝待,意谓不二而一。后多用作「相对」、「绝对」。绝对指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相对指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或变化。如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以变化相对言之,既能变而为大毒,岂不能变而为大善?既能变而杀人,则宜有能生人之理。」又用为哲学范畴。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而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亦指两相对应或对立。如丁玲《母亲》:「无论什么事,她们都有两个相对的意见。」又用作比较。如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特别是孩子剧团,在他们的指导下加强了内部学习,而在巡回工作中也获得了相对的自由。」(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