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构 → 搆构”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14,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形式
谋篇
游极
沈井
彗尾
构结
木樵
工学
木楼
变性
斗笋
枓栱
地质
名词
鹰架
《國語辭典》:形式  拼音:xíng shì
1.外观、外形。《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及孝武即位,又铸孝建四铢,所铸钱形式薄小,轮郭不成。」《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又到各处工匠厂游览了一番,问明白了各种机器的形式,什么价钱,一一都记在手摺上。」
2.文学作品上指作品外在的体式。如诗、散文、小说等,都属形式。相对于内容而言。
3.抽象或具体的事物,其形态的直接表现或组成。
《漢語大詞典》:谋篇(謀篇)
谓作文时谋划安排篇章结构。 茅盾 《一九六○年短篇小说漫评》:“有的则可以从布局、谋篇、炼字、炼句着眼,而或为谨严,或为逸宕,或为奇诡,等等不一。”
《漢語大詞典》:游极(遊極)
即浮梁。《文选·陆机〈吴趋行〉》:“重欒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张铣 注:“游,浮;极,栋也。”参见“ 浮梁 ”。
指斗拱结构中的梁上的梁。文选·张衡〈西京赋〉:“跱游极於浮柱,结重欒以相承。” 薛综 注:“三辅名梁为极。作游梁,置浮柱上。”
《國語辭典》:浮梁  拼音:fú liáng
用船筏或浮筒在水面上搭的临时便桥。《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
《漢語大詞典》:沈井
亦作“沉井”。
(1).沉入井中。指 宋 遗民 郑思肖 将所著《心史》贮以铁函,置于井中。 思肖 ,号 所南 。 清 黄宗羲 《陈苇庵年伯诗序》:“ 所南 沉井之时,年四十三岁,至七十八岁而卒。沉井以后三十五年,岂其断手絶笔,乃竟无一篇传者?”参阅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
(2).深基础或地下结构物的一种型式。先在地面上筑好一段(或全部)井身,放置施工位置,挖去井内的土,使它逐渐下沉。以后逐段接长井身,直至沉到预定深度为止。也做地下的水泵房或水池。或用混凝土填实,作为大型桥梁、重型建筑物的基础。
《國語辭典》:彗尾  拼音:huì wěi
彗星的尾部,外观随与太阳的距离而变,行近太阳时最长。彗核受热喷发出的尘埃拖曳在轨道后方形成「尘埃尾」,而离子气体则因太阳风的磁场作用而形成背向太阳的「离子尾」。
《漢語大詞典》:构结(構結,搆結)
(1).犹勾结。魏书·夏侯道迁传:“会有 萧衍 使人 吴公之 至,知臣怀诚,将归大化,遂与府司马 严思 ……共 杨灵珍 父子密相构结,期当取臣。”
(2).构造,创作。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僕则欲富于材积,领会神情,临景构结,不倣形迹。”
搆結:1.营造结构。 明 李梦阳 《玄明宫行》:“搆结拟絶天下巧,搜剔遂尽 输 倕 工。”
(2).勾结。明史·朱衡传:“猾商遂窃载他货,往来贩易,并开 青州 以西路。海岛亡命,阴相搆结,禁之便。”
《漢語大詞典》:木樵
木结构的谯楼。汉书·赵充国传:“部曲相保,为堑垒木樵,校联不絶。” 颜师古 注:“樵与譙同,谓为高楼以望敌也。”参见“ 譙楼 ”。
分類:结构谯楼
《國語辭典》:谯楼(譙樓)  拼音:qiáo lóu
城门上用以望远的高楼。也称为「樵楼」、「谯门」。
《国语辞典》:工学(工学)  拼音:gōng xué
有关工业工程的结构与学理。如:「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不但坐起来舒适,亦可矫正不当的坐姿。」
分类:结构学理
《漢語大詞典》:木楼(木樓)
指木结构的城楼。
分類:结构城楼
《國語辭典》:变性(變性)  拼音:biàn xìng
1.物质因化学或物理变化而改变性质、特质或丧失功能。如蛋白质变性。
2.因接受手术而改变生理性别。如:「变性手术」。也称为「性别重置手术」。
《漢語大詞典》:斗笋(鬥筍)
亦作“鬭笋”。
(1).谓连接和拼合榫头。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报恩塔:“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甎十数块凑成之,其衣摺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鬚眉不爽忽,鬭笋合缝,信属鬼工。”
(2).比喻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阮圆海戏:“余在其家,看《十错认》《摩尼珠》《燕子笺》三剧,其串架鬭笋,插科打諢,意色眼目,主人细细与之讲明,知其意味,知其指归,故咬嚼吞吐,寻味不尽。”《三侠五义》第九四回:“书中有缓急,有先后。敍事难,鬭笋尤难。必须将通身清理,那里接着这里,是丝毫错不得的。”
亦作“鬭笋”。 见“ 斗笋 ”。
《國語辭典》:枓栱  拼音:dǒu gǒng
中国传统建筑物中,介于楹柱和横梁间,用以支撑栋梁的方木。也称为「斗拱」。
《國語辭典》:地质(地質)  拼音:dì zhí
探究地球表面及内部的质地为何种状况,包括地壳中岩石的种类、成分、分布和结构。
《國語辭典》:名词(名詞)  拼音:míng cí
表示人、地、事、物等名称的词,如王阳明、台北、教育、树木等。分专有名词、普通名词二种;或分具体名词、抽象名词二种。
《國語辭典》:鹰架(鷹架)  拼音:yīng jià
1.饲养老鹰的架子。供老鹰站立用。唐。贾岛 老将诗:「燕雀来鹰架,尘埃满箭靫。」
2.建筑物及结构物建造进行中,为便于施工人员通行、搬运、立足的架构。常以竹材或钢材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