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经霜(經霜)
(1).经过秋霜。 唐 杜甫 《怀锦水居止》诗之二:“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明 倪长圩 《秋日过张子读易居喜遇顾徐二子》诗:“江上蒹葭方浥露,洲前鸿雁正经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
(2).比喻历经考验或磨炼。 唐 白居易 《和〈思归乐〉》:“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分类字锦》:燥曝经霜(燥曝经霜)
齐民要术舂稻必须冬时积日燥曝一夜置霜露中即舂若冬舂不乾即米青赤脉起不经霜不燥曝则米碎矣
分类:耕穫
《國語辭典》:饱经霜雪(飽經霜雪)  拼音:bǎo jīng shuāng xuě
形容历经许多艰辛磨练。清。孔尚任《桃花扇》加二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也作「饱经风霜」。
《分类字锦》:经霜弥茂(经霜弥茂)
世说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分类:
《分类字锦》:经霜著雨(经霜著雨)
丘浚 谢送木瓜诗 经霜著雨玉枝疏,除却宣城总不如。
《漢語大詞典》:沐雨经霜(沐雨經霜)
谓承受雨淋霜打。形容历尽辛苦。 明 屠隆 《昙花记·云游遇师》:“还想我沐雨经霜,身中锁甲,手里沉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披星戴月无嫌苦,沐雨经霜不厌辛。”
《國語辭典》:红树(紅樹)  拼音:hóng shù
植物名。红树科红树属,常绿乔木。叶对生,厚革质,长椭圆形。花单生或两朵并生于叶腋,萼裂片十至十四枚,暗红色,花瓣与萼片同数。果倒圆锥形,胎生,胚轴圆柱形,长十五至二十五公分。根部有气根,伸入地下为支柱根,乃构成红树林的一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滨。
《國語辭典》:丹枫(丹楓)  拼音:dān fēng
枫叶到秋天会变红,故称为「丹枫」。唐。李商隐 过楚宫诗:「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漢語大詞典》:霜叶(霜葉)
(1).经霜的叶子。魏书·田益宗传:“霜叶将沦,非劲飈无以速其籜。” 宋 苏轼 《谒金门·秋兴》词:“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霜叶微黄石骨青,孤吟自怪太零丁。”
(2).特指经霜变红的枫叶。 唐 杜牧 《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花。” 宋 张抡 《朝中措·渔父》词之五:“ 松江 西畔水连空,霜叶舞丹枫。” 元 萨都剌 《寓栖云》诗:“最怜八月 江 南好,老雁叫云霜叶红。” 明 刘基 《仍用韵酬衍上人》之二:“有情霜叶欺花貌,无用风荷象客衣。”
分類:经霜枫叶
《漢語大詞典》:霜林
带霜或经霜的林木。 唐 李颀 《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籟发清机。”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三折:“我只见霜林颯颯秋天晚,觉一阵冷气侵霄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一:“既使没有炮声,人们也顾不得去看霜林红叶。”
《漢語大詞典》:柿叶(柿葉)
(1).柿树的叶子。经霜即红。诗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 唐 白居易 《寄内》诗:“桑条初緑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 宋 苏轼 《睡起》诗:“柿叶满庭红颗秋,薰炉沉水度春篝。” 元 虞集 《答钱翼之》诗:“闭门三月梨花雨,徧写千林柿叶霜。”
(2).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虔 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於是 慈恩寺 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后常用“书柿叶”为勤苦习字的典故。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三:“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宋 杨万里 《食鸡头子》诗之二:“却忆吾庐野塘味,满山柿叶正堪书。”
(3).绫名。《事物异名录布帛·绫》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柿叶,今时綾名。”
《漢語大詞典》:霜红(霜紅)
(1).经霜后变成红色。 唐 白居易 《答梦得秋日书怀见寄》诗:“树叶霜红日,髭鬚雪白时。”
(2).指经霜后变成的红色。 明 袁宏道 《秋日幻影庵》诗:“芳歇开鶗鴂,霜红上乳柑。”
《漢語大詞典》:霜树(霜樹)
(1).经霜的树木。 唐 白居易 《冬日平泉路晚归》诗:“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 宋 刘过 《满江红·寿》词:“霜树啼鸦,梅欲放,小春清晓。”
(2).特指枫树。 元 马祖常 《出都》诗:“沙鸥终自白,霜树忽然红。”
《漢語大詞典》:霜枫(霜楓)
经霜的枫叶,其红如火,古诗文中将它比作离人之泪。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去岁羈帆 湘水 明,霜枫千里随归伴。” 宋 陆游 《醉赋》诗:“霜枫照茅屋,露菊插纱巾。” 清 陆豫 《台城路·秋砧》词:“石磴敲烟,霜枫坠叶,惹起离愁如许。”参见“ 霜林 ”。
《漢語大詞典》:霜林
带霜或经霜的林木。 唐 李颀 《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籟发清机。”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三折:“我只见霜林颯颯秋天晚,觉一阵冷气侵霄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一:“既使没有炮声,人们也顾不得去看霜林红叶。”
《漢語大詞典》:霜橘
即橘子。因其经霜后成熟,故称。 唐 孟浩然 《疾馀过龙泉寺精舍》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唐 李群玉 《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诗:“俊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芳鲜。” 宋 汤思退 《菩萨蛮·游水月寺》词:“霜橘半垂黄,征衣尽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