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彝化
永久的教化,经常的教化。《宋书·武帝纪中》:“所以经纬三才,澄序彝化,作范振古,垂风万叶,莫尚於兹。”
《国语辞典》:常胜军(常胜军)  拼音:cháng shèng jūn
1.清咸丰时太平军势甚张,苏松太道吴煦募兵士练洋枪,用美人华尔领之,号洋枪队。后华尔死,英人戈登继统其众,改称常胜军。李鸿章倚用其力,多树战功。
2.经常获得胜利的团体队伍。
《國語辭典》:惯窃(慣竊)  拼音:guàn qiè
经常偷窃而不改正的人。如:「惯窃是警察局的常客。」也作「惯贼」。
分類:经常盗窃
《国语辞典》:常胜家(常胜家)  拼音:cháng shèng jiā
经常获胜的人。如:「他是百米赛跑的常胜家,这次运动会又得第一。」
分类:经常获胜
《國語辭典》:惯技(慣技)  拼音:guàn jì
时常用的方法、手段。如:「这种作案手法是他的惯技。」
分類:经常手法
《國語辭典》:惯犯(慣犯)  拼音:guàn fàn
经常犯罪的人。如:「这个惯犯虽屡遭逮捕,却仍不知悔改。」
分類:经常犯罪
《漢語大詞典》:往生咒
佛教净土宗信徒经常持诵的一种经咒。亦用于超度亡人。 清 钮琇 觚賸·佞佛:“仲至岸,正衣冠一踊投河。伯合掌曰:‘善哉!’遂高唱往生咒而还。” 清 袁枚 新齐谐·鬼有三技过此鬼道乃穷:“替我告知城中 施 家作道塲,请高僧多念往生咒,我便可託生。”《痛史》第二一回:“茶罢起身, 金奎 叫众和尚,一律的穿了袈裟法服,敲起木鱼,念往生咒。”参见“ 往生 ”。
《國語辭典》:往生  拼音:wǎng shēng
1.佛教上指:(1)死后投生。《大正藏。净土宗部。唐。怀感。释净土群疑论。卷四》:「今此往生极乐,莲花开已,见佛闻法。」(2)投生到阿弥陀佛净土。《大正藏。净土宗部。宋。王日休。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四。食肉说》:「据阎罗王告郑邻之言,则至诚为念彼佛,必得往生。」
2.今借指死亡。
《国语辞典》:西北雨  拼音:xī běi yǔ
太阳西斜后所降的雨。经常于夏天午后倾盆而下,通常在一小时内便雨过天青,阳光重现。
《漢語大詞典》:永靓(永靚)
亦作“ 永靖 ”。
(1).经常思虑审度。文选·张衡〈思玄赋〉:“潜服膺以永靚兮,緜日月而不衰。” 李善 注:“《方言》曰:‘靖,思也。’‘靖’与‘靚’同。《字林》曰:‘靖,审也。’”靚,一本作“ 靖 ”。
(2).永远平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皇上之所以委任 长庚 者,盖欲使永靖海氛,以绥民命。”
《國語辭典》:应用文(應用文)  拼音:yìng yòng wén
文体名。不属于纯文学作品而重在社交应用上的文体,如书信、对联、公文等,统称为「应用文」。
《漢語大詞典》:常则是(常則是)
经常是,总是。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常则是醉醺醺,高谈阔论。”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常则是公心教训诚心劝,教的他为人谨慎於人善。”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一折:“常则是威风抖擞,断不把鋭气消磨。”
分類:经常总是
《漢語大詞典》:常赁(常賃)
谓经常受雇于人。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 荣 字 春卿 , 沛国 亢 人少给事郡县长,师事 九江 朱文 ,家贫,常赁自供,书(昼)夜诵读,无懈怠。”
分類:经常受雇
《漢語大詞典》:旱桥(旱橋)
横跨在经常没有水的山谷、河沟或城市交通要道上空的桥。
《國語辭典》:对流层(對流層)  拼音:duì liú céng
大气层中最接近地面的一个层次,厚度大约十公里左右,常有对流现象发生。天气现象如雪、雨、雹,皆在这一层产生。也称为「变温层」。
《國語辭典》:惯一(慣一)  拼音:guàn yī
经常。《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夥赌中光棍,惯一结了一班党与,局骗少年子弟。」
分類:经常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