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6,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细腰
细路
雨细
细读
细听
细语
细微
细碎
琐细
香细
细君
细书
细浪
非细
微细
《國語辭典》:细腰(細腰)  拼音:xì yāo
1.纤细的腰。《荀子。君道》:「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也作「细要」。
2.棺木覆盖时,上下能够接合的特制凹凸部分。「腰」文献异文作「要」。汉。王符《潜夫论。浮侈》:「后世以楸梓槐柏杶桦,各取方土所出,胶漆所致,钉细要,削除铲,靡不见际会。」
《國語辭典》:细路(細路)  拼音:xì lù
狭小的路径。唐。杜甫 秋风诗二首之二:「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分類:狭小路径
《骈字类编》:雨细(雨细)
唐 崔涂 湘中弦 其二 烟愁雨细云冥冥,杜兰香老三湘清。
宋 陆游 小雨出西门五里至东岳庙 稻陂雨细丰年候,槐陌风清嫩暑天。
《高级汉语词典》:细读  拼音:xì dú
仔细地读
《國語辭典》:细听(細聽)  拼音:xì tīng
仔细倾听。《三国演义》第五○回:「韩当细听,但闻高叫:『义公救我!』」。《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
《國語辭典》:细语(細語)  拼音:xì yǔ
小声说话。如:「夜深了,说话要轻声细语,才不会打扰到别人。」
《國語辭典》:细微(細微)  拼音:xì wéi
1.形容极小。如:「细微的雨点」、「细微的变化」。
2.小事。《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冯衍列传。冯衍》:「凡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败不可悔,时不可失。」
3.微贱。《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
《國語辭典》:细碎(細碎)  拼音:xì suì
细小零碎。《金史。卷八。世宗本纪下》:「卿等所廉皆细碎事,又止录其恶而不举其善。」
《國語辭典》:琐细(瑣細)  拼音:suǒ xì
琐屑细碎。唐。杜甫〈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宋。苏轼〈戏作种松〉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骈字类编》:香细(香细)
元 王恽 醉歌行 锦筵香细酒不空,既醉穷欢忘誇靡。
明 朱讷 宫柳阴浓金锁合,水芹香细绿波晴。
《國語辭典》:细君(細君)  拼音:xì jūn
妻子。《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文选。扬雄。解嘲》:「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
分類:诸侯
《漢語大詞典》:细书(細書)
(1).小字。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聚书:“又聚得细书周易尚书《周官》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各一部。”北史·韦世康传:“眼闇更剧,不见细书。” 宋 王安石 《台上示吴愿》诗:“细书妨老读,长簟愜昏眠。”
(2).写小字。《淮南子·说林训》:“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南史·萧钧传:“ 钧 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
分類:小字
《漢語大詞典》:细浪(細浪)
微小的波纹。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金 元好问 《梁园春》诗之二:“暖入金沟细浪添, 津桥 杨柳緑纤纤。” 毛泽东 《长征》诗:“ 五岭 逶迤腾细浪, 乌蒙 磅礴走泥丸。”
分類:微小波纹
《国语辞典》:非细(非细)  拼音:fēi xì
不寻常、重要。《水浒传》第六回:「我这里是个非细去处,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著一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
分类:不寻常
《國語辭典》:微细(微細)  拼音:wéi xì
1.纤细、微小。唐。杜甫 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2.卑贱。《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下民微细,犹不可诈,况于上天神明而可欺哉!」《魏书。卷九三。恩倖传。茹皓传》:「虽起微细,为守乃清简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