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腰鼓兄弟
古代腰鼓两头大而腰细小,故以“腰鼓兄弟”喻在兄弟行中成就相形见绌。南齐书·沈冲传:“ 冲 与兄 淡 渊 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國語辭典》:细枝末节(細枝末節)  拼音:xì zhī mò jié
比喻极小且无关紧要的事情。如:「做事要从大处著手,不要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也称为「细微末节」。
《國語辭典》:细不容发(細不容髮)  拼音:xì bù róng fǎ
1.比喻极其微小、细密。如:「这细不容发的缝隙里是藏不了东西的。」《晋书。卷三六。列传。卫瓘》:「其大径寻,细不容发。」宋。宋庠 论蠲除杂税劄子:「盖欲条贯饬尽,网目毕张,大可含元,细不容发。」
2.比喻情势危急。如:「当此细不容发之际,不能有丝毫差错。」
分類:细小
《漢語大詞典》:瑕訾
因其有细小缺点而加以指摘、诋毁。 陶成章 《〈浙案纪略〉原序》:“爰将列传特行取出,再付印局刊行,虽不能全践广告之约,亦未敢蹈食言之咎。想海内外愿閲此案之君子,不致遽瑕訾我也。”
《国语辞典》:落叶知秋(落叶知秋)  拼音:luò yè zhī qiū
比喻由细小的徵兆,可以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参见「一叶知秋」条。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二出:「恨天涯摇落三杯酒,似飘零落叶知秋。」
《国语辞典》:毛细管水(毛细管水)  拼音:máo xì guǎn shuǐ
由于毛细作用而保存在土壤细小孔隙中的地下水。
《国语辞典》:轻声细语(轻声细语)  拼音:qīng shēng xì yǔ
说话声音细小。如:「情侣们轻声细语的,有说不完的情话。」
《国语辞典》:革带移孔(革带移孔)  拼音:gé dài yí kǒng
皮革制的腰带,经常移动针孔。指身体消瘦而腰围日渐细小。典出《南史。卷五七。沈约传》。
《国语辞典》:老鼠尾巴上害疖子(老鼠尾巴上害疖子)  拼音:lǎo shǔ wěi bā shàng hài jié zi
(歇后语)出脓也不多。老鼠尾巴本细小,就是生了疖子也不会太大。比喻才能有限,没多大的能耐。《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这样看来,你好像老鼠尾巴上害疖子──出脓也不多。」也作「老鼠尾巴生疮儿」。
《国语辞典》:耗子尾上长疮(耗子尾上长疮)  拼音:hào zi wěi shàng zhǎng chuāng
(歇后语)多少脓血儿?老鼠尾巴非常细小,就是生了疮,也不会太大。比喻才能有限,没多大的能耐。《红楼梦》第六八回:「谁知越使钱,越被人拿住了刀靶儿,越发来讹。我是耗子尾上长疮──多少脓血儿?」也作「耗子尾巴上长疮」。
《国语辞典》:老鼠尾巴生疮儿(老鼠尾巴生疮儿)  拼音:lǎo shǔ wěi bā shēng chuāng ér
(歇后语)有脓也不多。老鼠尾巴细小,就是长了疮也不会太大。比喻才能有限,没有多大的能耐。《崇祯本金瓶梅》第一回:「只是俺们众人们,老鼠尾巴生疮儿,有脓也不多!」也作「老鼠尾巴上害疖子」。
《国语辞典》:析毫剖釐  拼音:xī háo pǒu lí
分解剖析极为细小的事物。形容分析仔细而透澈。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二。混元皇帝圣纪》:「穷幽极微,至纤无际,析毫剖釐,刃铗锋锐,不足言其细也。」
《国语辞典》:纤不盈握(纤不盈握)  拼音:xiān bù yíng wò
形容细小得握不满。《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那时秦淮河有两个名妓,一个叫做银芍药,一个叫做金牡丹,二人裙下莲钩都是纤不盈握的。」
分类:细小不满
《国语辞典》:听力障碍(听力障碍)  拼音:tīng lì zhàng ài
听力不佳,轻微的只是听不清楚细小和较远的声音,严重的几可失去听力。也称为「听障」、「重听」。
《国语辞典》:鳟鱼(鳟鱼)  拼音:zùn yú
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体具黑斑,身披细小鳞片,口大齿利,肉质鲜美。食用时,清蒸、火烤皆宜。如:「火烤鳟鱼」。参见「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