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线脚
亦作“线脚”。 针脚。谓针线缝物之迹。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一折:“这双鞋儿是罢亲的鞋儿,着 庆安 碴断綫脚儿,便罢了这门亲事也。” 元 童童学士 《新水令·念远》套曲:“綉双飞线脚差,描并宿笔尖怕,牡丹亭闲却秋千架,好春光谁共耍!” 陈衍 《元诗纪事·刘氏》:“剪声自觉和肠断,线脚那能抵泪多。”
分類:线脚针线
《国语辞典》:线脚儿(线脚儿)  拼音:xiàn jiǎo ér
针线缝物的痕迹。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一折:「俺员外言语,著我来悔这门亲事。与你十两银子,一双鞋儿,踏断了线脚儿,便罢了这亲事。」元。高安道〈哨遍。十载寒窗套。耍孩儿〉曲:「厚底团根教壮实,线脚儿深深勒。」
《国语辞典》:木砖(木砖)  拼音:mù zhuān
与粉刷面相平的木块。用以装钉线脚或其他类似之装饰材料者,如挂镜线等后面预留之木块。
《漢語大詞典》:嵌条
分开圆形线脚或角形线脚的平坦线脚
在两表面之间夹角处的凹曲的狭条材料
边梃与门心板之间的窄条,用以分划门心板
在作装饰用的窗中,通过窗扇间竖框并安装在窗框边框上以固定铅条玻璃的压条
与印刷铅条相似的金属条,通常等于或大于六点
《漢語大詞典》:绗线(絎綫)
将棉絮和里子固定在面子上的线脚。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 朝鲜 丛林多,行军作战棉衣容易挂破,他就嘱咐后勤部门把棉衣轧上绗线。”
《漢語大詞典》:角条
转角处的加装饰的凸圆线脚,常带有柱头或柱基或二者兼有
见护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