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纲(天綱)  拼音:tiān gāng
1.国家的纲纪。指王法。《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郤正》:「今天纲已缀,德树西邻。」
2.星官名。由一颗星组成,属室宿,在西方属南鱼座。《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北落西南一星曰天纲,主武帐。」
《漢語大詞典》:颓纲(頽綱)
衰败的纲纪。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此诗〉之四:“頽纲既振,品物咸秩。” 刘良 注:“振,整也。言頽落纲纪既整,品物皆有次序。” 唐 李白 《明堂赋》:“廓区宇以立极,缀苍顥之頽纲。” 王琦 注:“《穀梁传疏》:上下无序,纲纪頽坏,故曰頽纲。” 唐 杨士勋 《〈穀梁传〉序》:“拯頽纲以继三五,鼓芳风以扇游尘。”
分類:衰败纲纪
《國語辭典》:王纲(王綱)  拼音:wáng gāng
天子的政教。《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是以帝典阙而不补,王纲弛而未张。」《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
分類:纲纪帝王
《漢語大詞典》:纲条(綱條)
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后以“纲条”指法纪。 唐 柳宗元 《祭李中丞文》:“振其纲条,端我甸服,黠吏屏气,贪官窒慾。”旧唐书·王翃传:“居宪司,虽不能举振纲条,然以谨重知名。” 宋 苏舜钦 《投匦疏》:“臣敢谓陛下之詔,体则正矣,而纲条未至。”
分類:指法法纪
《國語辭典》:乾纲(乾綱)  拼音:qián gāng
1.上天的法则。《晋书。卷五二。华谭传》:「圣人之临天下也,祖乾纲以流化。」
2.君权。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昔周道衰陵,乾纲绝纽。」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恨权臣协谋助党,专朝政颠覆乾纲。」
3.戏称夫权。
《漢語大詞典》:不纲(不綱)
《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纲是网上端总绳,引申指大网。谓 孔子 不用大网横断流水以取鱼。后以“不纲”谓朝廷失去纲纪,政治混乱。汉书·叙传下:“ 秦 人不纲,罔漏于 楚 。”新唐书·温大雅传:“﹝ 大雅 ﹞入 隋 为 泗州 司马,见朝政不纲,谢病归。”明史·太祖纪一:“当是时, 元 政不纲,盗贼四起。” 严复 《原强》:“ 魏 、 晋 不纲,有五胡之乱华, 大河 以北沦於旃裘膻酪者盖数百年。”
《國語辭典》:宪纲(憲綱)  拼音:xiàn gāng
法律条文。《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市道小民,但且申明宪纲,勿因科令,加虐羸弱。」《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
分類:法纪法度
《漢語大詞典》:头纲(頭綱)
(1).指惊蛰前或清明前制成的首批贡茶。 宋 苏轼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之一:“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 查慎行 注:“ 熊蕃 《北苑茶録》:‘每岁分十餘纲,淮白茶,自惊蛰前兴役,浹日乃成,飞骑疾驰,不出仲春,已至京师,号为头纲。’苕溪渔隐丛话:‘北苑细色茶,五纲,凡四十三品,共七千餘饼。粗色茶,七纲,凡五品,共四万餘饼。 东坡 《题汶公诗卷》‘待赐头纲八饼茶’,即今粗色红綾袋饼八者是也。’”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龙井新茶,向以穀雨前为贵,今则於清明节前,采者入贡,为头纲。”
(2).泛指优质春茶。 清 黄遵宪 《番客篇》:“饮酪拣灌顶,烹茶试头纲。”
《漢語大詞典》:纲辖(綱轄)
朝廷中枢总要之职。 唐 宋 多指尚书省执政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卿达识周材,义方敬直,故輟纲辖之重,以处方面之权。” 宋 苏辙 《苏颂免尚书左丞不许不允批答》:“擢寘纲辖之地,以为先后之寄。”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父执之礼:“ 崇寧 间, 陆佃 农师 在政府日,有大卿 岑象先 嵓起 ,於 农师 为父执。一日来访,延之堂奥,具冠裳拜之。既而 岑 作手简来谢云:‘……然大将军有揖客,古人以为美谈,今文昌纲辖(指 陆佃 )有受拜客,顾不美於前人乎?’”文昌,尚书省的别称。 陆佃 任尚书右丞, 宋 代为执政官之一,故称。
《韵府拾遗 阳韵》:振纲(振纲)
法苑珠林振纲持网万目开张
《韵府拾遗 阳韵》:在纲(在纲)
书若网在纲有条不紊
《骈字类编》:一纲(一纲)
宋史食货志开宝八年乃择干强之臣在京分掌水陆路发运事凡一纲计其舟车役人之直给付主纲吏雇募舟车到发财货出纳并关报而催督之象又旧法细色纲龙脑珠之类每一纲五千两其馀犀紫矿乳檀香之类为粗色每网一万斤凡起一纲遣衙前一名部送支脚乘赡家钱一百馀缗
又杨澈传通判虔州令就大将曹彬分兵以行既入境伪帅郭再兴拥兵自固澈单骑直趋其垒谕以朝廷威信再兴即奉符以代澈悉料城中军士之勇壮者凡五百人为一纲部送京师
分类:一纲
《漢語大詞典》:纲船(綱船)
旧时成批载运货物之船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杨靖偿冤》:“有纲船挽卒醉相殴,破鼻出血。” 金 元好问 《陈德元竹石》诗之二:“万石纲船出 太湖 ,九州膏血一时枯。”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纪隆平:“ 士诚 与其弟 士义 、 士德 、 士信 并驾运盐纲船,兼业私贩。”
《漢語大詞典》:持纲(持綱)
抓住纲领;执持政纲。 汉 黄香 《九宫赋》:“握璇璣而布政,总四七而持纲。”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献李仆射》诗:“视草丝纶出,持纲雨露悬。” 明 陈子龙 《直言祸乱之源疏》:“夫王者之道,执简而御繁,持纲而举目,任人而已。”
《國語辭典》:纲要(綱要)  拼音:gāng yào
1.纲领及要旨。如:「教材纲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然洽闻之士,宜撮纲要。」《隋书。卷一八。律历志下》:「疏而不漏,纲要克举。」
2.书籍或法令的总纲大要。如:「地方自治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