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碧纱(碧紗)
见“ 碧纱笼 ”。
《國語辭典》:碧纱笼(碧紗籠)  拼音:bì shā lóng
唐王播少时孤贫,寄食于扬州惠昭寺木兰院。寺僧憎恶播,常于饭后始鸣钟,待播至,饭已毕,播有感而发,遂题诗于寺壁。后播贵,旧地重游,见昔日所题诗,皆已用碧纱笼罩,因又题:「二十年来尘扑面,而今始得碧纱笼。」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后比喻因身分地位提高,连带诗文亦受重视。唐。张仁溥 题龙窝洞诗:「他日各为云外客,碧纱笼却又如何?」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出:「留题处尽名登仕途,那讨个碧纱笼句到寒儒。」也作「拂绀纱」、「护碧纱」、「罩碧纱」、「纱碧笼」、「纱笼碧」、「纱笼壁」、「纱为笼」。
分類:灯罩
《國語辭典》:纱窗(紗窗)  拼音:shā chuāng
窗框上裱糊细网目织品或铺钉尼龙纱、细铁丝网的窗子,可防止蚊虫飞入,又便于透气。北周。庾信荡子赋〉:「纱窗独掩,罗帐长垂。」《红楼梦》第三回:「从纱窗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分類:窗户
《國語辭典》:乌纱(烏紗)  拼音:wū shā
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金。史旭 梨花诗:「今日传觞似年少,一枝香雪上乌纱。」也称为「纱帽」、「乌纱帽」。
《國語辭典》:乌纱帽(烏紗帽)  拼音:wū shā mào
以乌纱制成的帽子。原为便帽,明代始定为官帽,亦指官职。《明史。卷六七。舆服志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也称为「纱帽」、「乌纱」。
《漢語大詞典》:乌纱髻(烏紗髻)
罩着黑纱的发髻。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见 忆娘 戴乌纱髻,著天青罗裙,眉目秀媚。”
分類:黑纱发髻
《漢語大詞典》:绛纱(絳紗)
(1).红纱。纱,绢之轻细者。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仙容矫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絳纱。” 明 徐渭 《忆潘公》诗之二:“帐底画眉犹未了,寺丞亲着絳纱来。”
(2).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 唐 刘禹锡 《送赵中丞自司金外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诗:“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絳纱。” 宋 苏轼 《仙游潭·马融石室》诗:“未应将军聘,初从 季直 游。絳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豫庭 《赠妇翁》云:‘喜我絳纱深有托,半为娇客半门生。’”参见“ 絳帐 ”。
《國語辭典》:绛帐(絳帳)  拼音:jiàng zhàng
讲座或师长的美称。唐。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也称为「马帐」。
《漢語大詞典》:纱笼(紗籠)
(1).纱制灯笼。 唐 白居易 《宿东亭晓兴》诗:“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 宋 高观国 《御街行·赋轿》词:“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元 张子坚 《得胜令》曲:“锦衣搭白马,纱笼照道行。”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2).谓以纱蒙覆贵人、名士壁上题咏的手迹,表示崇敬。典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 王播 少孤贫,尝客 扬州 惠昭寺 木兰院 ,随僧斋飡。诸僧厌怠, 播 至,已饭矣。后二纪, 播 自重位出镇是邦,向之题已碧纱幕其上。 播 继以二絶句曰:‘……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后用作诗文出众的赞词。 宋 刘过 《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记 东坡 赋就,纱笼素壁, 西山 句好,帘捲晴珠。” 清 李渔 《怜香伴·议迁》:“他日重来,駟马难容。四壁佳篇,早着纱笼。” 宁调元 《柬蜕庵三什》诗之三:“偶栽红豆便盈枝,仗汝纱笼壁上词。”
(3).犹纱罩。旧时婚礼中新娘罩面的纱巾。 清 李渔 《风筝误·婚闹》:“你们都迴避,好待我揭去纱笼看阿娇。”《天雨花》第三六回:“弟们虽在来观看,纱笼罩面怎分明?”
(4).马来语saron的音译。 东南亚 一带用以围裹身体的长布,为服饰之一。 许杰 《两个青年》:“那 马来 人是披着纯白的纱笼,纱笼的一端,从左边的背部围过右边的颈际,再披了下来。”
(5).法语salon的音译。客厅。今多译作“沙龙”。十七世纪末叶和十八世纪 巴黎 文人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因指文人雅士的清谈场所。 鲁迅 《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附J·K来信:“这种人物如果不彻底的脱胎换骨,始终只是‘纱笼’(salon)里的哈吧狗。” 瞿秋白 《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她想一脚跨进摩登化的贵族厅堂--在所谓‘纱笼’里去和当代名流‘较一日之短长’。”
《國語辭典》:纱帽(紗帽)  拼音:shā mào
1.用纱制成的夏帽。唐。杜甫 秋野诗五首之三:「掉头纱帽仄,曝背竹书光。」唐。白居易夏日作〉诗:「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
2.古代文官所戴的帽子。后用作官职的代称。《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高老先生纱帽蟒衣,进来与众人作揖,首席坐下。」也称为「乌纱」、「乌纱帽」。
《漢語大詞典》:笼纱(籠紗)
即纱笼。用绢纱作外罩的灯笼。 宋 姜夔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词:“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嫁女:“少选,笼纱一簇,导新郎入。年可十七八,丰采韶秀。”
分類:外罩灯笼
《国语辞典》:轻纱(轻纱)  拼音:qīng shā
一种轻软细薄的丝织品。《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穿了轻纱衣服,头上簪了茉莉花,一齐捲起湘帘,凭栏静听。」
《漢語大詞典》:纱巾(紗巾)
纱制头巾。 唐 刘长卿 《赠秦系》诗:“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 唐 白居易 《香山避暑二绝》之二:“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 香山 蹋翠微。” 宋 陆游 《风入松》词:“自怜华髮满纱巾,犹是官身。”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一章:“出狱后因为怕穿坏,她才脱下来不再穿它,而用一条极华美的纱巾包起它藏在箱底。”
分類:纱巾头巾
《骈字类编》:红纱(红纱)
唐 李贺 大堤曲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唐 韦庄 伤灼灼 桃脸曼长横绿水,玉肌香腻透红纱。
宋 苏轼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唐 牛峤 女冠子 其二 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
《國語辭典》:纱厨(紗廚)  拼音:shā chú
1.方顶的纱帐。《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二人拜堂结亲,酒席散后,共入纱厨。」
2.钉有尼龙网或铁丝网,用以储存食物的橱匮。
《漢語大詞典》:纱幮(紗幮)
亦作“ 纱厨 ”。 纱帐。室内张施用以隔层或避蚊。 唐 司空图 《王官》之二:“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幮。” 宋 李清照 《醉花阴》词:“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元 张可久 《卖花声·夏》曲:“纱幮籐簟,旋篘新酿,乐陶陶浅斟低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书室三楹,东一室隔以纱厨。”红楼梦第四十回:“ 李紈 、 凤姐 之几设於三层槛、二层纱厨之外。”
《漢語大詞典》:纱幮(紗幮)
亦作“ 纱厨 ”。 纱帐。室内张施用以隔层或避蚊。 唐 司空图 《王官》之二:“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幮。” 宋 李清照 《醉花阴》词:“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元 张可久 《卖花声·夏》曲:“纱幮籐簟,旋篘新酿,乐陶陶浅斟低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书室三楹,东一室隔以纱厨。”红楼梦第四十回:“ 李紈 、 凤姐 之几设於三层槛、二层纱厨之外。”
《骈字类编》:绿纱(绿纱)
元 杨载 赠魏虚舟少府 閤静褰珠箔,窗虚閟绿纱。
《國語辭典》:碧纱笼(碧紗籠)  拼音:bì shā lóng
唐王播少时孤贫,寄食于扬州惠昭寺木兰院。寺僧憎恶播,常于饭后始鸣钟,待播至,饭已毕,播有感而发,遂题诗于寺壁。后播贵,旧地重游,见昔日所题诗,皆已用碧纱笼罩,因又题:「二十年来尘扑面,而今始得碧纱笼。」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后比喻因身分地位提高,连带诗文亦受重视。唐。张仁溥 题龙窝洞诗:「他日各为云外客,碧纱笼却又如何?」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出:「留题处尽名登仕途,那讨个碧纱笼句到寒儒。」也作「拂绀纱」、「护碧纱」、「罩碧纱」、「纱碧笼」、「纱笼碧」、「纱笼壁」、「纱为笼」。
分類:灯罩
《國語辭典》:纱灯(紗燈)  拼音:shā dēng
以薄纱糊成的灯笼。唐。贺朝 宿香山阁诗:「朱网防栖鸽,纱灯护夕虫。」唐。韦应物 寄璨师诗:「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
分類:纱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