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写红叶
 
御沟题红
 
怨红一叶
 
凭红叶
 
采叶题诗
 
败叶题诗
 
断红流处暗题
 
春沟红叶
 
枫叶满阶红万片
 
泛流红冷
 
流红字
 
流红有恨
 
流红叶
 
红叶不来
 
红叶水
 
红叶波深
 
红题
 
诗凭红叶
 
题情肠断红
  
香沟诗叶
 
一山红叶供不尽相思句


《云溪友议》卷下〈题红怨〉
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顾?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无不讶焉。诗曰:「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慇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清琐高议》卷五〈流红记〉
唐僖宗时,有儒士于佑晚步于禁衢间。于时万物摇落,悲风秋,颓阳西倾,羁怀增感。视禦沟浮叶,续续而下。佑临流浣手,久之,有一脱叶差大于他叶,远视之若有墨迹载于其上,浮红泛泛,远意面面。佑取而视之,其上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佑得之蓄于书笥,终日咏味,喜其句意新美,然莫知何人作而书于叶也。因念禦沟水出于禁掖,此必宫中美人所作也。佑但宝之,以为念耳。矣时时对好事者说之。佑自此思念,精神俱耗。一日,友人见之曰:「子何清削如此?必有故,为我言之。」佑曰:「我数月来,眠食俱废。」因以红叶句言之。友人大笑曰:「子何愚汝是也!彼书者无意于子,子偶得之,何置念如此。子虽思爱之勤,帝禁深宫,子虽有羽翼,莫敢往。子之愚又可笑也。」佑曰:「天虽高而听卑,人苟有志,天必从人愿耳。我闻牛仙客遇无双之事,卒得古生之奇计,但患无志耳,事固未可知也。」佑终不废思虑,复题二句,书于红叶上曰:「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禦沟上流水中俾其流入宫中,人为笑之,亦为好事者称道。有赠之诗者曰:」君恩不禁东流水,流出宫情是此沟。佑后累举不捷,迹颇羁倦,乃依河中贵人韩泳门馆,得钱帛稍稍自给,亦无意进取。久之,韩泳召佑谓之曰:「帝禁宫人三千馀得罪,使各适人,有韩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宫,今出禁庭来我舍。子今未娶,年又愈壮,困苦一身,无所成就,孤生独处,我甚怜汝。今韩夫人箧中不下千缗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丽,吾言之使聘子,何如?」佑避席伏地曰:「穷困书生,寄食门下,昼饱夜温,受赐甚久,恨无一长,不能图报。早暮愧惧,莫知所为,安敢复望如此!」泳乃令人通媒妁,助佑进羔雁,尽六礼之数,交二姓之欢。佑就吉之夕,乐甚。明日,见韩氏装橐甚厚,姿色绝艳,佑本不敢有此望,自以为误入仙源,神魂飞越也。既而,韩氏于佑之书笥中见红叶,大惊曰:「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佑以实告。韩氏复曰:「务于水中复得红叶,不知何人所作也?」乃开笥取之,乃佑所题之诗,相对惊叹,感泣久之,曰:「事岂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韩氏曰:「吾得叶之初,尝有诗,今尚藏笥中。取以示佑。诗云:「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闻者莫不叹异惊骇。一日,韩泳开宴召佑洎韩氏,泳曰:「子二人今日可谢媒人也。」韩氏笑答曰:「吾为佑之合为天力也。」泳曰:「何以言之?」韩氏索笔为诗曰:「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泳曰:「吾今知天下事无偶然者也。 」僖宗之幸蜀,韩泳令佑将家僮百人前导,韩以宫人得以见帝,具言适佑事。帝曰:「吾亦微闻之。」召佑,笑曰:「卿乃朕门下旧客也。」佑伏地拜谢罪。帝还西都,以从驾得官,为深策军虞侯。韩氏生五子三女,子以力学俱有官,女配名家。韩氏治家有法度,终身为命妇。宰相张浚作诗曰:「长安百万户,禦水日东注。水上有红叶,子独得佳句。子复题脱叶,流入宫中去。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出宫三千人,韩氏籍中数。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寓居贵人家,方于子相遇。通媒六礼俱,百岁为夫妇。儿女满眼前,青紫盈门户。兹事自无古,可以传千古。」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九十八〈文章一·卢渥〉~486~
中书舍人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及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独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元宫词百章笺注》六十九~78~
案:红叶,指韩翠蘋故事。《青琐高议》记唐僖宗时,于祐于御沟拾一红叶,上有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祐亦题诗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沟上流,为宫女韩翠蘋所拾。后帝放宫女,祐托韩咏门馆,咏以韩氏同姓,遂作伐嫁妆。及成礼,各于笥中出红叶相示,韩氏笑吟曰:「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萦素怀,今日却成鸾凤侣,方知红叶是良媒。」此类故事颇多,仅取其一,以注此诗。
典故
一叶怨题
 
宫沟流怨叶
 
怨随宫叶流
 
桐叶题诗
 
翠沟题叶
 
叶落香沟红泛
 
叶间题字
 
红叶不见诗
 
红叶写情辞
 

《本事诗·情感》
顾况在洛,乘间与三诗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馀日,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诗,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云溪友议》卷下〈题红怨〉
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顾?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无不讶焉。诗曰:「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慇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侍儿小名录·凤儿》
贞元中进士贾全虚者,黜于春官。春深,临禦沟而坐,忽见一花流至全虚之前,以后接之,香馥颇异。旁连数叶上,有诗一首,笔迹纤丽,言词幽怨。诗曰:「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全虚得之,悲想其人,涕泗交坠,不能离沟上。街史颇疑其事,白金吾奏其实,德宗亦为感动,令中人细询之,乃于翠筠宫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者。诘其由云:「初从母学《文选》、《初学记》及慕陈后主孔贵嫔为诗。几日前,临水折花,偶为〈宫思〉宫思。今败露死无所逃。」德宗为之恻然,召全虚授金吾卫兵曹,以凤儿赐之,车载其院资,皆赐全虚焉。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八〈文章一·顾况〉~486~
唐顾况在洛,乘间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题诗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泛于波中。诗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后十日馀,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一诗,故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愁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
《漢語大詞典》:题红叶(題紅葉)
即红叶题诗传情的故事。历来记载颇多,如:(1) 唐宣宗 时中书舍人 卢渥 ,“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题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事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 卢渥 ,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作 韩渥 。(2) 唐玄宗 时 顾况 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况 亦于叶上题诗与之反覆唱和。事见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3) 唐德宗 时进士 贾全虚 于御沟见一花流至,旁连数叶,上有 王才人 养女 凤儿 题诗,“笔蹟纤丽,言词幽怨”,诗云:“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全虚 见诗,为之流泪。 德宗 闻此事,因以 凤儿 赐 全虚 。事见 宋 王铚 《补侍儿小名录·凤儿》。(4) 唐僖宗 时儒士 于祐 与宫人 韩氏 红叶唱酬,后遂结为夫妇。事见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卷五载 张实 《流红记》。(5) 唐僖宗 时进士 李茵 尝游苑中,于御沟得宫娥 云方子 红叶题诗。后 茵 与宫娥同行诣 蜀 ,被内官 田大夫 拆散,“宫娥与 李 情爱至深,至前驛,自縊而死。”事见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后以“题红叶”为吟咏情思、闺怨或良缘巧合之典。 宋 侯寘 《满江红》词:“谩彩牋、牙管倚西窗,题红叶。”亦省作“ 题红 ”、“ 题叶 ”。 宋 范成大 《南柯子》词:“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宋 李演 《南乡子·夜宴燕子楼》词:“待觅琼觚藏綵信,流春。不似题红易得沉。”《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何处空题叶,谁家谩结褵。”
《國語辭典》:红叶题诗(紅葉題詩)  拼音:hóng yè tí shī
唐德宗时,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曾以红叶题诗,置御沟中流出,为进士贾全虚所得。后全虚怀恋其人以至泣下,帝闻此事,终将凤儿赐给全虚。见宋。王铚《补侍儿小名录》。一说为唐宣宗时,舍人卢渥自御沟中拾得红叶,上题绝句一首,乃收藏于箱底。后宣宗遣放宫女嫁人,卢渥前往择配,事后始知妻子恰为题叶之人。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又一说为僖宗时,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自御沟流出,为于祐所得,祐再题一诗,投放御沟上流,韩氏得之亦收藏著。后来帝放宫女三千人,于祐娶得韩氏,成亲后,各取红叶相示。见宋。刘斧《青琐高议。流红记》。另一说则作僖宗时,李茵妻韩氏。见五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后比喻姻缘巧合。也作「红叶之题」、「御沟题叶」、「御沟流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