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胚培养法(胚培养法)  拼音:pēi péi yǎng fǎ
一种植物繁殖的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胚取下,置于培养基上及适宜的环境下,让它生长,育成幼苗后,再行移植的培养方法。
《国语辞典》:裂片生殖  拼音:liè piàn shēng zhí
一种利用再生能力完成繁殖的无性生殖法。如海葵、涡虫等,其躯体会自行断裂成许多碎片,每一碎片皆可再生而成一完整的个体。
《国语辞典》:生殖器官  拼音:shēng zhí qì guān
生物体用来繁殖后代的生殖构造。雄性的生殖器官为精囊、输精管、睪丸、阴茎等,雌性则为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如:「儿童在某段时期会对异性的生殖器官产生好奇心。」
《国语辞典》:生息蕃庶  拼音:shēng xí fán shù
生养繁殖后代。《清史稿。卷一二○。食货志一》:「其后土、客生息蕃庶,岁屡有秋,关内汉回挟眷承垦,络绎相属。」
《国语辞典》:人工繁殖  拼音:rén gōng fán zhí
利用人为的方法、力量,使动、植物繁殖下一代。如:「濒临绝种的白鳍豚,经过人工繁殖之后,总数量已明显增加。」
《国语辞典》:分株繁殖  拼音:fēn zhū fán zhí
一种植物无性繁殖方法。将丛生的植株分离为各自单独生长的新植株。幼株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灌木和宿根草本,常用此法繁殖。
《国语辞典》:根檗繁殖(根檗繁殖)  拼音:gēn bò fán zhí
一种植物繁殖的方法。将母株附近,由根部所生的幼株切离,栽成新株。其优点是存活率高,生长快。
《国语辞典》:冷水养殖(冷水养殖)  拼音:lěng shuǐ yǎng zhí
鲑、鳟、香鱼等冷水性鱼类的培育和繁殖养殖。鱼池水温必须经年保持在摄氏十八度以下,并须注意水源充足、溶氧性高。
《国语辞典》:扦插繁殖法  拼音:qiān chā fán zhí fǎ
一种植物无性繁殖的方法。将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如枝、叶、根等由母株切离,插于适宜的床土中,使之发新根、枝叶,而成为独立的新个体。
《国语辞典》:滋蔓难图(滋蔓难图)  拼音:zī màn nán tú
野草到处蔓延繁殖,难以消除。语本《左传。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比喻当权者势力一扩大,就难以控制、消灭。《清史稿。卷四二三。王拯传》:「信宜陈金缸尤为巨憝,群贼相为一气,滋蔓难图。」
《国语辞典》:菌类培养液(菌类培养液)  拼音:jùn lèi péi yǎng yè
一种能使菌类生长与繁殖的溶液。主要由糖、硝酸与维生素等成分组成,因各种菌类的生长习性不同,故其配方也有某些程度的不同。
《国语辞典》:豆菽类作物(豆菽类作物)  拼音:dòu shú lèi zuò wù
泛称以种子为繁殖方法的豆科作物。如大豆、菜豆、豌豆、豇豆、落花生等。
《国语辞典》:下等植物  拼音:xià děng zhí wù
不开花结实,而以生孢子或分裂芽生法繁殖的植物。如菌藻、藓、苔等。也称为「隐花植物」、「无花植物」。
《国语辞典》:野生动物(野生动物)  拼音:yě shēng dòng wù
非经人工饲养、繁殖的动物。
《国语辞典》:畜牧学(畜牧学)  拼音:xù mù xué
研究农畜繁殖、饲养、管理、市场贩卖及畜产品制造等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