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兹兹
滋生繁殖。史记·陈杞世家论:“ 田常 得政於 齐 ,卒为建国,百世不絶,苗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 清 方苞 《大司寇韩城张公继室王夫人墓志铭》:“年逾六甲,子姓兹兹。”
分類:滋生繁殖
《國語辭典》:嫁接  拼音:jià jiē
一种植物无性繁殖和改良品种的方法。以人为方式,将一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植物体上,使其瘉合而成为一个独立生长的新植株。此法能保持植物原有的某些特性,常用来改良品种、增加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减少土壤带来的病害。
《国语辞典》:菌落  拼音:jùn luò
单个细菌菌体或孢子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所形成肉眼可见的一团细菌群落。依细菌种类不同,菌落表面及边缘常亦有不同的形态。
《國語辭典》:引种(引種)  拼音:yǐn zhǒng
由外地引进植物种类或品系以供栽培者。
《漢語大詞典》:种子田(種子田)
也叫留种田。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所用的田地。
《國語辭典》:真菌  拼音:zhēn jùn
真核生物的一群,菌体由单细胞或为多细胞由菌丝组成,具有细胞核,但缺乏叶绿素,不能行光合作用。通常以腐生或寄生在其他物体上,靠菌丝体吸收外界现成的营养物质维生。种类繁多,大部分能产生孢子。分布广泛,常见的如酵母菌、黴菌、蕈类等。
《国语辞典》:砧木  拼音:zhēn mù
植物嫁接繁殖时,生根于土壤内,且承接另一株枝条者,称为「砧木」。
《國語辭典》:种畜(種畜)  拼音:zhǒng chù
用来配种、繁殖后代的公畜或母畜。种畜的品质优劣与否直接影响到畜牧生产,因此要严格筛选。
《漢語大詞典》:孳伙(孳夥)
繁殖众多。新唐书·崔知温传:“ 知温 表徙 河 北…… 浑 、 斛萨 至徙地,顾善水草,亦忘迁。后入朝,过州,谢曰:‘初徙且怨公,今地膏腴,众孳伙,更荷公恩。’皆再拜。”
分類:繁殖众多
《漢語大詞典》:孳夥
繁殖众多。新唐书·崔知温传:“ 知温 表徙 河 北…… 浑 、 斛萨 至徙地,顾善水草,亦忘迁。后入朝,过州,谢曰:‘初徙且怨公,今地膏腴,众孳伙,更荷公恩。’皆再拜。”
分類:繁殖众多
《國語辭典》:养殖(養殖)  拼音:yǎng zhí
饲养水产动植物。如:「台南沿海有许多鱼塭养殖虱目鱼。」
《國語辭典》:显花植物(顯花植物)  拼音:xiǎn huā zhí wù
即种子植物,能开花结果,以种子发芽繁殖者,包括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现已知的约有二十五万馀种。
《國語辭典》:夏候鸟(夏候鳥)  拼音:xià hòu niǎo
春夏之际在某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为暖和的地区过冬,隔年春天再飞回原地区的鸟。如燕子、杜鹃等。台湾地区常见的有大慈悲心鸟、八色鸟等。
《国语辞典》:性器  拼音:xìng qì
繁殖后代的生殖器官。参见「生殖器」条。
《国语辞典》:性器官  拼音:xìng qì guān
繁殖后代的生殖器官。参见「生殖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