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急干(急幹)
紧急的差事。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戊·刘黄二道人》:“适有急干,故冒夜入城,愿借一宿而去。”
分類:紧急差事
《國語辭典》:急智  拼音:jí zhì
临急应变的才智。《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见那女孩儿叫声:『哥哥,你是兀谁?』朱真那厮好急智,便道:『姐姐,我特来救你。』」
《漢語大詞典》:抢险(搶險)
险象发生或将发生时紧急救护。 草明 《乘风破浪》十一:“他们班几个人都来参加了抢险的战斗。”
《國語辭典》:警讯(警訊)  拼音:jǐng xùn
危险、警告的讯号。如:「发烧是身体对病菌入侵所发出的警讯。」
《漢語大詞典》:筋急
中医学病证名。表现为筋脉紧急不柔,屈伸不利。多因体虚受风寒及血虚津耗,筋脉失养所致。见于破伤风、痉病、痹、惊风等症。
《漢語大詞典》:水紧(水緊)
(1).谓水势急。说郛卷四四引 唐 无名氏《炀帝开河记》:“ 孟津 水紧,沧海波深,若泛巨舟,事有不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风急水紧,捨生来救人。”
(2).水源紧张,水少。 柳青 《狠透铁》七:“这几天水紧,他在那里看水哩,离不开的。”
(3).方言。喻情况紧急。 黄谷柳 《虾球传·出海》:“他突然听见有人在他的耳边说:‘ 王狗子 ,水紧!快走!’”
《国语辞典》:万急(万急)  拼音:wàn jí
非常紧急。如:「这是万急的消息,非火速送达不可。」
分类:紧急
《漢語大詞典》:强征
强迫征收为公共事业;尤指用强征入伍的方法征召。例如:强征海员。
行使权力征用(如为公或紧急使用)例如:强征过路的汽车去追赶。
《漢語大詞典》:警耗
犹警报。关于情况紧急的音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铁路案档案》:“商学全体欢迎备至,是 川 民反抗朝廷不过少数。惟 眉 嘉 一带颇有警耗,具详昨夕电奏稿。” 郭孝成 《广西光复记》:“ 桂林 自得 武昌 警耗,官场恐慌异常,而人民之希望民军,颇有时雨之切。”
《國語辭典》:急件  拼音:jí jiàn
需要快速送达或尽快处理的紧急文件。
《漢語大詞典》:急救车(急救車)
紧急护送伤病者的汽车。 刘厚明 《黑箭》:“ 大个李 慌忙跑出去叫急救车。”
《國語辭典》:火票  拼音:huǒ piào
1.清代递送紧急公文的凭證。清。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类。火票》:「凡马递公文,皆用兵部凭證,令沿途各驿接递,谓之火票。」
2.旧时官府逮捕犯人的文书。《活地狱》第一三回:「立刻提笔将禀词批准,另出一张火票,签差一名王升,协同本图地保,前往该乡拿人。」
《国语辞典》:粮寡兵微(粮寡兵微)  拼音:liáng guǎ bīng wéi
军队的士兵稀少,粮食短缺。比喻军情紧急。《三国演义》第一六回:「今小沛粮寡兵微,如何抵敌?可修书告急于吕布。」
《国语辞典》:强迫降落(强迫降落)  拼音:qiǎng pò jiàng luò
指飞机于飞行途中因机械故障或紧急事故,必须于陆上或海上紧急降落。简称为「迫降」。
《国语辞典》:飞书传羽(飞书传羽)  拼音:fēi shū chuán yǔ
古代公文碰到紧急的事,就插上鸟羽,表示紧急,称为「飞书传羽」。宋。无名氏〈百字令。半堤花雨〉词:「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