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孔急  拼音:kǒng jí
非常紧急、急迫。如:「老王需款孔急,只好到处向友人告贷。」《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今练兵处需枪孔急,拟即以此款移用。」
分類:紧急急迫
《漢語大詞典》:孔亟
很紧急、很急迫。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李若谷》:“近日东南漕务孔亟,每冬筑坝开河,劳费无算。”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先是在军中,我师已孔亟。”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宣言》:“本会需才孔亟,会友散处四方,自当随时随地,物色贤材。” 廖仲恺 《致饶潜川黄德源函》:“现军兴需财孔亟,务望从速筹款,陆续匯 沪 ,以应军用。”
分類:紧急急迫
《漢語大詞典》:羽奏
指紧急奏章。 宋 苏舜钦 《代人上申公祝寿》诗:“羽奏飞 关 路,兜烽照浊 涇 。”参见“ 羽书 ”、“ 羽檄 ”。
分類:紧急奏章
《漢語大詞典》:惊事(驚事)
危险紧急之事。惊,通“ 警 ”。墨子·号令:“卒有惊事,中军疾击鼓者三,城上道路,里中巷街,皆无得行。” 孙诒让 间诂:“惊读为警…… 苏 云:‘言猝有警急之报。’”
分類:危险紧急
《国语辞典》:紧要处(紧要处)  拼音:jǐn yào chù
紧急重要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五九回:「随写书一封,将紧要处尽皆改抹,然后实封。」
《國語辭典》:警笛  拼音:jǐng dí
军警所用以示警的哨子或电子响笛。
《漢語大詞典》:机速房(機速房)
宋 代所设处理紧急军机大事的官署。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机速房》:“ 咸淳 癸酉三月,御笔以 师相 固请行边不已,照 张浚 、 赵鼎 旧例,别置机速房。凡急切边事,先行后奏,赏罚支用亦如之。”宋史·度宗纪:“壬午,詔建机速房,以革枢密院漏泄兵事、稽违边报之弊。”
《漢語大詞典》:急赈(急賑)
亦作“ 急振 ”。 紧急救济。《清会典事例·户部·赈饥》:“ 李鸿章 即督飭印委各员,迅速分投查勘,设法拯救,散发急賑。” 鲁迅 《准风月谈·双十怀古》:“中国红十字会筹募 湖南 、 辽西 各省急振。”
《漢語大詞典》:猝急
急迫,紧急。 宋 岳飞 《申省条画合行事件札子》:“ 飞 差人前去体探,得 通 泰 二州即目并无粮斛,况粮斛猝急,难以擘画。”
分類:急迫紧急
《國語辭典》:打紧(打緊)  拼音:dǎ jǐn
1.要紧。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二折:「玉带价值百金,量这桑木梳有甚打紧。」《西游记》第二九回:「浑家,你却多心呐!甚么打紧之事。」
2.实在。《水浒传》第三三回:「打紧这婆娘极不贤,只是调拨他丈夫行不仁的事,残害良民,贪图贿赂。」《红楼梦》第二八回:「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著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
3.忙乱中。《儒林外史》第二回:「打紧又被这瞎眼的亡人在路上打个前失,把我跌了下来,跌的腰胯生疼。」
《漢語大詞典》:险急
凶险紧急。例如:灾情险急。
分類:凶险紧急
《漢語大詞典》:檄羽
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唐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诗:“草映翻营緑,花临檄羽飞。”参见“ 檄 ”。
《漢語大詞典》:加急
变得更急或更剧烈。例如:枪声又突然地加急起来。
必须加紧处理的;特别紧急的。例如:加急电报。
《漢語大詞典》:塘报(塘報)
(1).军事情报。亦指专职传递紧急军情报告的人。 明 单本《蕉帕记·陷差》:“小官今日见塘报,那 兀朮 会同 刘豫 围住 白鹿冈 一带了。”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塘报:“今军情紧急走报者,国初有刻期百户所,后改曰塘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师》:“忽接塘报,本月二十一日北兵已入 淮 境。” 清 李渔 《比目鱼·骇聚》:“昨日,左营裨将有塘报寄来。” 清 钱谦益 《承事郎郭君墓志铭》:“ 魏潭 至 荔川 数百里,举烽燧,设塘报,一夕数惊。”
(2).邸报。 明 张居正 《奉谕拟辽东赏功疏》:“该同官大学士 吕调阳 等,録示阁中题稿,并该镇塘报,传奉圣意,欲臣议拟处分。”明史·陈新甲传:“一日,所遣职方郎 马绍愉 以密语报, 新甲 视之置几上。其家僮误以为塘报也,付之抄传。於是言路譁然。”
(3). 清 代自京至省,驿站设有塘兵,沿途接替递送。后来发行报纸,塘报废。
(4). 浙 东一带赛会时,由一个化装的孩子骑马先行,预示赛会队伍即将到来,称“塘报”。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
《国语辞典》:飞票(飞票)  拼音:fēi piào
紧急捕捉犯人的传票。《醒世姻缘传》第一二回:「那一日闻得那大尹死了,恐怕些虎狼衙役都逃散了,不发牌,也不发飞票,带著了二、三十名兵快,巡到武城县来。」
《漢語大詞典》:羽报(羽報)
紧急军情的报告。《天雨花》第十四回:“闻説明朝方审问,朝中羽报报军情。”参见“ 羽檄 ”。
《國語辭典》:羽檄  拼音:yǔ xí
古代军中紧急的文书。古时徵兵、徵召的文书,上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史记。卷九三。卢绾传》:「陈豨反,邯郸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一》:「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也称为「羽毛书」、「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