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傻里傻气(傻里傻氣)  拼音:shǎ lǐ shǎ qì
形容人痴呆愚昧的样子。如:「他虽然傻里傻气,却有著一副好心肠。」
《國語辭典》:傻里傻气(傻裡傻氣)  拼音:shǎ lǐ shǎ qì
形容人笨头笨脑。如:「不要做什么事都傻里傻气,放精明些!」
《漢語大詞典》:傻不楞登
形容愚蠢、糊涂的样子。 吴组缃 《山洪》十六:“ 三官 笑得嘴都抿不拢,现出那种傻不楞登的样子。” 苏叔阳 《左邻右舍》第二幕:“ 洪欣 (笑了)哟,你还教训我呐?瞧你,傻不楞登的,连个媳妇都‘照’不住。”
分類:愚蠢糊涂
《國語辭典》:傻呵呵  拼音:shǎ hē hē
形容人愚笨或忠厚的样子。如:「你老是这么傻呵呵的,那天被别人卖了,恐怕还帮人数钞票呢!」
《漢語大詞典》:烧胡了洗脸水(燒胡了洗臉水)
俗语。喻指糊涂做错事。红楼梦第五九回:“我妈为甚么恨我?我又没烧胡了洗脸水,有甚么不是!”
《國語辭典》:三头不辨两(三頭不辨兩)  拼音:sān tóu bù biàn liǎng
形容人糊涂、不明事理。《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除了银钱,晓得什么叫是顾绣,三头不辨两,说得像个挣头鸭子一般。」
《漢語大詞典》:酒在肚里,事在心头(酒在肚裏,事在心頭)
谚语。谓不因喝酒而糊涂误事。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我醉了,酒在肚里,事在心头,听的你把那十三年前的事説起来,我怕不与婶子一箇娃娃。”《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我酒在肚里,事在心头。俺丈母娘听信小人言语,駡我一篇是非。” 清 李渔 《意中缘·赚婚》:“自古道:酒在肚里,事在心头。”亦作“ 酒在口头,事在心头 ”、“ 酒在心头,事在肚里 ”。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谚语:“南都閭巷中常谚,往往有麄俚而可味者,漫记数则,如……曰‘酒在口头,事在心头’。”《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蔡武 道:‘常言説得好,酒在心头,事在肚里,难道我真个单吃酒不管正事不成?’”
《漢語大詞典》:见小闇大(見小闇大)
谓小事清楚,大事糊涂。《孔子家语·五仪解》:“见小闇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國語辭典》:慲兜  拼音:mán dōu
糊涂不省事。
分類:糊涂
《國語辭典》:没头脑(沒頭腦)  拼音:méi tóu nǎo
1.没有头绪、不明不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两人见他说得没头脑,两两相看,不解其意。」《红楼梦》第三九回:「二爷又不知看了什么书,或者听了谁的混话,信真了,把这件没头脑的事派我去碰头。」
2.形容头脑简单,考虑不周,不明事体。《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历代三》:「李白见永王璘反,便从臾之,文人之没头脑乃尔!」
分類:头绪糊涂
《國語辭典》:没清头(沒清頭)  拼音:méi qīng tóu
没有清楚的头脑。引申为糊涂、不分青红皂白。《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岂有天上如此没清头,把神仙与你这夥人做了去?」
《漢語大詞典》:没汩
方言。糊涂,不明事理。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其不聪敏者曰鶻突,曰糊涂,曰懵懂,曰勺鐸,曰温暾,曰没汩。”
《國語辭典》:没掂三(沒掂三)  拼音:méi diān sān
轻浮、不振作。《董西厢》卷一:「忒昏沉,忒粗鲁,没掂三,没思虑,可来慕古。」也作「没搭煞」。
《國語辭典》:没搭煞(沒搭煞)  拼音:méi dā shà
荒唐、糊涂、不振作。《金瓶梅》第五七回:「哥,你日后那没来回,没正经,养婆儿,没搭煞,贪财好色的事体,少干几桩儿也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又过了两日,那老儿没搭煞,黑暗里已自和那婆娘摸上了。」也作「没搭撒」、「没答飒」、「没挞煞」、「没店三」、「没掂三」。
《漢語大詞典》:乱愦(亂憒)
昏乱糊涂。 汉 焦赣 《易林·大壮之渐》:“ 阳氏 狂惑, 季孙 乱憒。”
分類:昏乱糊涂
《漢語大詞典》:磨昏抉聩(磨昬抉聵)
救治教化愚昧糊涂的人。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长老继作,磨昬抉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