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糊涂虫(糊塗蟲)  拼音:hú tú chóng
谑称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的人。《红楼梦》第一二回:「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糊涂虫。」《文明小史》第二三回:「你这糊涂虫,不好先请他到洋厅上去坐吗?那曾见过外国人叫他好在大堂上站著的?」
《漢語大詞典》:棒子糊涂(棒子糊塗)
玉米面粥。 周立波 《砖窑和新房》:“有一天黄昏, 王寿山 下班回家,喝了点棒子糊涂,就坐在床沿,逗他小孩 扣子 玩。”
分類:玉米面
《漢語大詞典》:大事不糊涂(大事不糊塗)
谓对待大是大非问题,头脑清醒明白,毫不含糊。宋史·吕端传:“ 太宗 欲相 端 ,或曰:‘ 端 为人糊涂。’ 太宗 曰:‘ 端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國語辭典》: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拼音: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ú yī shí
(谚语)比喻聪明的人也有糊涂、疏忽的时候。如:「想不到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今日竟栽在这小子手里。」
《漢語大詞典》: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大事不糊塗)
宋史·吕端传:“时 吕蒙正 为相, 太宗 欲相 端 。或曰:‘ 端 为人糊涂。’ 太宗 曰:‘ 端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故后人有联语曰:“ 诸葛 一生唯谨慎, 吕端 大事不糊涂。”后用以形容人在重大问题上能明辨是非、坚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