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眇论(眇論)
精妙的言论。史记·货殖列传:“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説以眇论,终不能化。” 司马贞 索隐:“上音妙,下如字。”汉书·儒林传·张山拊:“﹝ 关内侯 郑宽中 ﹞严然总《五经》之眇论,立师傅之显位。” 周作人 《〈蜕龛印存〉序》:“是知以 汉 法刻印,允为不易之程,夫岂逞高心,以为眇论哉。”
分類:精妙言论
《漢語大詞典》:眇指
精妙深微的旨意。汉书·扬雄传下:“今吾子乃抗辞幽説,閎意眇指,独驰骋於有亡之际。” 颜师古 注:“眇,读曰妙。”
《漢語大詞典》:精警
精妙警辟。明史·文苑传二·徐祯卿:“ 禎卿 体癯神清,诗鎔鍊精警,为 吴中 诗人之冠。”《平山冷燕》第十八回:“见二人下笔如神,无不精警,看了十分欢喜。” 秦牧 《艺海拾贝·一字师》:“一大段文字使我们受到感染,而在那段文字中出现一两句极其精警的句子,用了非常动人的字眼的时候,给我们的感染才突然达到了高峰。”
分類:精妙
《漢語大詞典》:精趣
精妙的意趣。 宋 苏舜钦 《答梅圣俞见赠》诗:“自嗟处身拙,与世尝齟齬。至於作文章,实亦少精趣。”
分類:精妙意趣
《漢語大詞典》:奥思
精妙的构思。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富郑公园:“亭臺花木,皆出其目营心匠,故逶迤衡直,闓爽深密,皆曲有奥思。”
分類:精妙构思
《漢語大詞典》:妙珍
精妙的珍品。 汉 边让 《章华赋》:“设长夜之欢饮兮,展中情之嬿婉。竭四海之妙珍兮,尽人生之秘玩。” 汉 王粲 《车渠椀赋》:“侍君子之宴坐,览 车渠 之妙珍。”
分類:精妙珍品
《漢語大詞典》:熟妙
谓技艺纯熟精妙。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十:“所以不学者,常立意若未见 钟王 妙蹟,终不妄学,故不学耳。比见之,则已迟晚,故悟学皆迟,今但恐手中少力耳。若手中不乏力,不甚衰疲,更二十年,决至熟妙处,此须常精勤乃可。”
《漢語大詞典》:微策
精妙的策略。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传:“ 子胥 微策可谓神,守战数军, 句践 行成。”
分類:精妙策略
《漢語大詞典》:潘谷墨
宋 时 歙州 人 潘谷 ,制墨精妙,有墨仙之称,所制之墨称“潘谷墨”。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二王府帖:“借板墨百本,分遗宫僚,但用 潘谷 墨,光辉有餘而不甚黟黑。”
《漢語大詞典》:妙勤
谓精妙勤谨。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何宏丽之靡靡,咨用力之妙勤。”
分類:精妙勤谨
《漢語大詞典》:美话(美話)
精妙隽永的言语。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都是正经法门,当初前辈神仙,遗下美话,做吾等榜样的。”
《漢語大詞典》:伟妙(偉妙)
宏伟精妙。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其亚利山德大学,特称学者渊薮,藏书至十万余卷,较以近时,盖无愧色。而思想之伟妙,亦至足以铄金。”
分類:宏伟精妙
《漢語大詞典》:语妙天下(語妙天下)
谓言语精妙无比。语本汉书·贾捐之传:“ 君房 下笔,言语妙天下。” 宋 陈骙 《〈文则〉序》:“方今宗工巨儒,济济盈庭,下笔语妙天下,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论“文人相轻”--二卖》:“说 中国 人‘起码要学狗’,倘是小学生的作文,是会遭先生的板子的,但大了几十年,新闻上就大登特登,还用方体字标题道:‘皤然一老莅故都, 吴稚暉 语妙天下’。”
《國語辭典》:语妙绝伦(語妙絕倫)  拼音:yǔ miào jué lún
言语精妙,无可相比。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一。科场对》:「因对云:『蒋径荒芜,大戛含冤呼大卞;姚墟榛莽,秋农一笑对秋吟。』语妙绝伦。」
《漢語大詞典》:郑虔三绝(鄭虔三絶)
谓 唐 郑虔 诗、书、画皆精妙。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郑广文 ( 虔 字)学书而病无纸,知 慈恩寺 有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製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 玄宗 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絶。’”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虔 善图山水,好书……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絶。’”后世因以赞誉人善画山水或诗、书、画三者皆精妙。 金 元好问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诗之一:“ 郑虔 三絶旧知名,付与时人分重轻。” 高燮 《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 黄子 静者吾所师, 郑虔 三絶人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