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米粒
赀粮
资食
给廪
仓粮
财粟
邸阁
贵粟
龠合
请粟
糠粞
给粟
食重
御廪
折干
《國語辭典》:米粒  拼音:mǐ lì
米的颗粒。如:「他们家的经济情况很不好,米缸中经常是半颗米粒也没有。」
《漢語大詞典》:赀粮(貲糧)
亦作“ 貲粮 ”。 粮食。泛指钱财粮食。貲,通“ 资 ”。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 汉 初,国家简易,制度未备,衣食貲粮无限,富者衍溢,贫者或不足。”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瑋 尝辞赴举,求貲粮而行,公命以千钱予之。”
见“ 貲粮 ”。
分類:粮食钱财
《漢語大詞典》:资食(資食)
资财和粮食。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餘。”三国志·魏志·和洽传:“吏士丰於资食,仓府衍於穀帛。”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今 姑臧 饥荒残弊,穀石万钱,野无青草,资食无取。”
分類:资财粮食
《漢語大詞典》:给廪(給廪)
亦作“ 给稟 ”。 官府供给粮食。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蛙给廪》:“水经注《晋中州记》:‘ 惠帝 闻蛙鸣,问官蛙私蛙。太子令 贾胤 对曰:在官为官蛙,在私为私蛙。帝曰:若是官蛙,可给廪。’给廪之语,政可笑。”
《漢語大詞典》:仓粮(倉糧)
仓库中贮藏的粮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九章第二节:“ 怀荒镇 兵民要求镇将发给仓粮, 于景 拒绝,引起群众的愤怒。”
《漢語大詞典》:财粟(財粟)
财产粮食。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方今寇聚於 恒 ,师环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殫亡。”
分類:财产粮食
《漢語大詞典》:邸阁(邸閣)
古代官府所设储存粮食等物资的仓库。 三国 魏 曹植 《谢赐穀表》:“詔书念臣经用不足,以船河邸阁穀五千斛赐臣。”新唐书·裴休传:“时方镇设邸阁居茶取直。因视商人它货横赋之,道路苛扰。” 清 陈维嵩 《寄黄梨洲先生求为先人志墓》诗:“ 东都 坛墠立名字,西园邸阁纷袿襜。”
《漢語大詞典》:贵粟(貴粟)
以粮食为贵重之物。为古代奖励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汉 晁错 《论贵粟疏》:“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於贵粟;贵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为赏罚。” 清 侯方域 《代司徒公屯田奏议》:“伏惟陛下以重农贵粟为本图,以知人善任为纲领。”
《漢語大詞典》:龠合
借指少量粮食。 宋 叶适 《梁父吟》:“雀鼠败其秉穗兮,余与隣之父刈之。贡龠合於 许下 兮,尚玉食之万一。”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荒政·积贮》:“一遇凶饉賑发,受惠者皆近郭力能自达之人,而远乡僻壤,孤煢无告,不获沾龠合。”
分類:少量粮食
《漢語大詞典》:请粟(請粟)
请求给与粮食。论语·雍也:“ 子华 使於 齐 , 冉子 为其母请粟。”史记·齐太公世家:“ 范 、 中行 反其君於 晋 , 晋 攻之急,来请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一日,泣为母请粟。 商 妻欲勿与, 二商 念其孝,按月廩给之。”
《漢語大詞典》:糠粞
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 宋 苏轼 《吴中田妇叹》诗:“汗流肩赬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宋 陆游 《太息》诗之二:“仕宦十五年,曾不饱糠粞。” 清 唐孙华 《米贵》诗:“穀飞化为蛊,曾不留糠粞;官吏恣侵食,穿穴久成蹊。”
分類:粗劣粮食
《漢語大詞典》:给粟(給粟)
发给粮食。新唐书·食货志三:“ 关中 为 吐蕃 蹂躪者二十年矣,北至 河曲 人户无几,诸道戍兵月给粟十七万斛,皆糴于 关中 。”
分類:粮食
《漢語大詞典》:食重
指装载粮食等的辎重车。史记·西夷列传:“﹝ 武帝 ﹞乃拜 蒙 ( 唐蒙 )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餘人,从 巴蜀 筰关 入,遂见 夜郎侯 多同 。” 司马贞 索隐:“食货輜重车也。”一说粮食和衣重。
《漢語大詞典》:御廪(御廩)
(1).天子储藏亲耕所获用以飨祀的粮食的仓库。春秋·桓公十四年:“秋八月壬申,御廩灾。” 杜预 注:“御廩,公所亲耕以奉粢盛之仓也。”晋书·天文志上:“天廩四星在昴南,一曰天廥,主蓄黍稷以供饗祀;春秋所谓御廩,此之象也。” 清 龚自珍 《非五行传》:“ 成周 宣 榭火,御廩灾、 桓 僖 庙灾,非火不炎上也。”
(2).诸侯之珍宝库。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魏文侯 御廩灾…… 文侯 作色不悦曰:‘夫御廩者,寡人寳之所藏也。’”
(3).国库。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车。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廩储。”
《漢語大詞典》:折干(折乾)
(1).指漕运中规定的粮食损耗。明史·食货志三:“水次折乾,沿途侵盗,妄称水火,至有凿船自沉者。”
(2).谓以钱代替实物。 明 焦竑 玉堂丛语·规讽:“ 王晋溪 总制三边时,每一巡边,虽打中火,亦费百金,未尝折乾。到处皆要供具,烧羊亦数头。” 赵佩如 常宝坤 《新灯谜》:“乙:咱赌一盒烟卷。甲:烟卷还得去买,干脆折干赌两千块钱。”
(3).谓用金银财物行贿送礼。明史·兵志二:“折乾者,卫卒纳银将弁以免其行,有事则召募以应。”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抗疏:“凡官吏,恣婪索,尽无遗。綵缎金花以及折乾等礼似山堆,敲剥灾民,抛妻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