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麻粥
麻仁熬制的粥。南齐书·皇后传·宣孝陈皇后:“ 太祖 年二岁,乳人乏乳,后梦人以两甌麻粥与之,觉而乳大出。” 唐 白居易 《七月一日作》诗:“飢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自注:“胡麻粥,云母汤。”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大麻
《漢語大詞典》:餰粥
厚粥。 汉 刘向 新序·节士:“﹝ 许悼公 ﹞与其弟 纬 专哭泣,啜餰粥,嗌不容粒。”
《漢語大詞典》:贾粥(賈粥)
买卖。粥,同“ 鬻 ”。逸周书·小开:“汝恭闻不命,贾粥不讐,谋念之哉。”
分類:买卖
《漢語大詞典》:口数粥(口數粥)
旧俗农历十二月廿五日煮赤豆粥,全家计口而食,称“口数粥”或“口数”。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序:“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暮夜闔家同饗,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至襁褓小儿及僮僕皆预,故名口数粥。”按,一说云:廿四日作糖豆粥,谓之“口数”。参见“ 口数 ”。
《漢語大詞典》:口数(口數)
(1).人数。管子·度地:“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数。”《商君书·垦令》:“以商之口数使商,令之厮、舆、徒、重者必当名,则农逸而商劳。”汉书·高帝纪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其口数率。”
(2).指口数粥。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口数粥行》:“大杓轑鐺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岁晚节物:“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餳米饵,及烧替代,及作糖豆粥,谓之‘口数’。”参见“ 口数粥 ”。
分類:口数人数
《國語辭典》:煮粥焚须(煮粥焚鬚)  拼音:zhǔ zhōu fén xū
唐代李绩因姊卧病而为姊煮粥,却烧到胡须的故事。见《新唐书。卷九三。李绩传》。后用以比喻手足情深。
分類:手足
《漢語大詞典》:钟乳粥(鍾乳粥)
用钟乳石和米煮成的粥。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晨朝每食钟乳粥,有小吏窃食之,遂发疽,几不可救。”
分類:钟乳石
《韵府拾遗 翰韵》:粥灌
齐民要术作酢菹法三石瓮用米一斗捣搅取汁三升煮滓作三升粥令内菜瓮中辄以生渍汁及粥灌之一宿以青蒿韭白各一行作麻沸汤浇之便成
《骈字类编》:粥厚
广雅粥厚曰饘粥薄曰酏米烂曰潘
《高级汉语词典》:粥画
卖画的
《分类字锦》:粥面光凝
大观茶论罗必轻而平不厌数再罗则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之色
分类:
《漢語大詞典》:粥权(粥權)
卖弄权势。《商君书·修权》:“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奸臣粥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而渔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与之论细人,则以为粥权。” 司马贞 索隐:“谓荐彼细微之人,言堪大用,则疑其挟诈而卖我之权也。”
《國語辭典》:粥少僧多  拼音:zhōu shǎo sēng duō
比喻东西少而需要的人多,不够分配。如:「每年有这么多人参加考试,然而粥少僧多,注定有许多人要落榜的。」
分類:有甚需要
《分类字锦》:粥香饧白(粥香饧白)
李商隐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分类:寒食
《分类字锦》:云堂缹粥(云堂缹粥)
陆游诗披衣起坐清羸甚自爱云堂缹粥香自注僧杂菜饵之属作粥名缹粥按缹音缶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粘粥
粘稠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