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粥
【佛学大辞典】
(杂名)晡时之粥食也。于律法虽触不过中食之戒,然禅院则称为药石而用之也。
(杂名)晡时之粥食也。于律法虽触不过中食之戒,然禅院则称为药石而用之也。
粥
【佛学大辞典】
(饮食)又曰小食。画字不成之柔者。禅林之常法,朝吃粥。僧祇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划不成字者。」
(饮食)又曰小食。画字不成之柔者。禅林之常法,朝吃粥。僧祇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划不成字者。」
粥之利
【佛学大辞典】
(杂语)四分律曰:「食粥有五事:善除饥,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食粥者,有此五善事。」僧祇律二十九之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杂语)四分律曰:「食粥有五事:善除饥,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食粥者,有此五善事。」僧祇律二十九之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粥之时
【佛学大辞典】
(杂语)明相现而得见手中文以来可食之。(参见:开斋)。释门正统三曰:「粥则见于手中文,斋则过午不食。」
(杂语)明相现而得见手中文以来可食之。(参见:开斋)。释门正统三曰:「粥则见于手中文,斋则过午不食。」
八种粥
【佛学大辞典】
(饮食)佛在迦尸国竹园,与诸比丘安居时,居士等作种种之粥施佛与僧。故有八种之名:一酥粥。以牛马等之酥,和米粟煮为粥也。二油粥。以荏酥麻等之油,和米粟煮为粥也。三胡麻粥,取胡麻之子和米粟煮为粥也。四乳粥,以牛马等之乳和米粟煮为粥也。五小豆粥,以绿豆赤豆等和米粟煮为粥也。六摩沙豆粥,摩沙豆疑即大豆,盖梵语摩诃,华言大。今言摩沙者,乃梵音远近不同。以此豆和米粟煮为粥也(摩沙Ma%s!a译豆颗)。七麻子粥。以黄麻子和米粟煮为粥也。八薄粥,或用米或用粟煮为稀粥也。十诵律二十六。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
佛在迦尸国竹园中,与诸比丘一处安居。尔时,诸居士作种种粥,持诣竹园,以施佛僧。故有八种之名。(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居士者,清净自居也。)
〔一、酥粥〕,酥粥者,谓以牛马等酥,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二、油粥〕,油粥者,谓以荏酥麻等油,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三、胡麻粥〕,胡麻粥者,谓取胡麻子,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四、乳粥〕,乳粥者,谓以牛马等乳,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五、小豆粥〕,小豆粥者,谓以绿豆、赤豆等,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六、摩沙豆粥〕,摩沙豆,疑即大豆也。盖梵语摩诃,华言大,今云摩沙者,乃梵音,远近不同也。谓以此豆,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七、麻子粥〕,麻子粥者,谓以黄麻子,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八、薄粥〕,薄粥者,或用米,或用粟,煮为稀粥也。
(饮食)佛在迦尸国竹园,与诸比丘安居时,居士等作种种之粥施佛与僧。故有八种之名:一酥粥。以牛马等之酥,和米粟煮为粥也。二油粥。以荏酥麻等之油,和米粟煮为粥也。三胡麻粥,取胡麻之子和米粟煮为粥也。四乳粥,以牛马等之乳和米粟煮为粥也。五小豆粥,以绿豆赤豆等和米粟煮为粥也。六摩沙豆粥,摩沙豆疑即大豆,盖梵语摩诃,华言大。今言摩沙者,乃梵音远近不同。以此豆和米粟煮为粥也(摩沙Ma%s!a译豆颗)。七麻子粥。以黄麻子和米粟煮为粥也。八薄粥,或用米或用粟煮为稀粥也。十诵律二十六。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
佛在迦尸国竹园中,与诸比丘一处安居。尔时,诸居士作种种粥,持诣竹园,以施佛僧。故有八种之名。(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居士者,清净自居也。)
〔一、酥粥〕,酥粥者,谓以牛马等酥,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二、油粥〕,油粥者,谓以荏酥麻等油,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三、胡麻粥〕,胡麻粥者,谓取胡麻子,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四、乳粥〕,乳粥者,谓以牛马等乳,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五、小豆粥〕,小豆粥者,谓以绿豆、赤豆等,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六、摩沙豆粥〕,摩沙豆,疑即大豆也。盖梵语摩诃,华言大,今云摩沙者,乃梵音,远近不同也。谓以此豆,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七、麻子粥〕,麻子粥者,谓以黄麻子,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八、薄粥〕,薄粥者,或用米,或用粟,煮为稀粥也。
粥疏
【佛学大辞典】
(杂名)高僧齐己,蜀人,幼舍俗,依沩山祐禅师。时仰山义寂禅师住豫章观音院。己总辖庶务,有粥疏曰:「粥名良药,佛所称扬。义冠三种,功标十利。更祈英哲,各遂愿心。既备清晨,永资白业。」见释氏稽古略三。
(杂名)高僧齐己,蜀人,幼舍俗,依沩山祐禅师。时仰山义寂禅师住豫章观音院。己总辖庶务,有粥疏曰:「粥名良药,佛所称扬。义冠三种,功标十利。更祈英哲,各遂愿心。既备清晨,永资白业。」见释氏稽古略三。
粥饭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言但吃粥饭无有一用之僧也。南部新书曰:「清泰朝李专美除北院,甚有舟楫之叹。时韩伯裔已登庸。因赐之诗曰:伯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池冷如冰,如何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五代史李愚传曰:「废帝谓愚等无所事,常目宰相曰:此粥饭僧耳,以为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也。」
(杂语)言但吃粥饭无有一用之僧也。南部新书曰:「清泰朝李专美除北院,甚有舟楫之叹。时韩伯裔已登庸。因赐之诗曰:伯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池冷如冰,如何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五代史李愚传曰:「废帝谓愚等无所事,常目宰相曰:此粥饭僧耳,以为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也。」
粥罢
【佛学大辞典】
(术语)晨朝吃粥之后也。敕修清规圣节曰:「至五更住持行香回,再覆,粥罢上堂。」
(术语)晨朝吃粥之后也。敕修清规圣节曰:「至五更住持行香回,再覆,粥罢上堂。」
粥罢钟
【佛学大辞典】
(杂名)粥后打钟三下,此名粥罢钟。或曰:此展单之钟也,非为粥罢。或曰:此三下但是下堂之钟也。
(杂名)粥后打钟三下,此名粥罢钟。或曰:此展单之钟也,非为粥罢。或曰:此三下但是下堂之钟也。
粥头
【佛学大辞典】
(职位)掌早粥之僧也。
(职位)掌早粥之僧也。
酥粥
【佛学大辞典】
(饮食)(参见:粥)附录。
【三藏法数】
酥粥者,谓以牛马等酥,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饮食)(参见:粥)附录。
【三藏法数】
酥粥者,谓以牛马等酥,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粥
【佛学大辞典】
(饮食)又曰小食。画字不成之柔者。禅林之常法,朝吃粥。僧祇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划不成字者。」
(饮食)又曰小食。画字不成之柔者。禅林之常法,朝吃粥。僧祇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划不成字者。」
摩沙豆粥
【佛学大辞典】
(饮食)八种粥之一。(参见:粥)附录。
【三藏法数】
摩沙豆,疑即大豆也。盖梵语摩诃,华言大,今云摩沙者,乃梵音,远近不同也。谓以此豆,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饮食)八种粥之一。(参见:粥)附录。
【三藏法数】
摩沙豆,疑即大豆也。盖梵语摩诃,华言大,今云摩沙者,乃梵音,远近不同也。谓以此豆,和于米粟,煮为粥也。
粥
【佛学大辞典】
(饮食)又曰小食。画字不成之柔者。禅林之常法,朝吃粥。僧祇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划不成字者。」
(饮食)又曰小食。画字不成之柔者。禅林之常法,朝吃粥。僧祇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划不成字者。」
斋粥
【佛学大辞典】
(饮食)斋者午食。粥者朝餐。释门正统三曰:「斋粥而不愆期。」又曰:「粥则见手掌文,斋则过午不食。」晓光渐现至得见掌中之文为粥时。
(饮食)斋者午食。粥者朝餐。释门正统三曰:「斋粥而不愆期。」又曰:「粥则见手掌文,斋则过午不食。」晓光渐现至得见掌中之文为粥时。
腊八粥
【佛学大辞典】
(杂名)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见天中记。又清嘉录卷十二曰:「案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魏台访议汉以戌腊,魏以丑腊,以腊非定以初八日也。又西域诸国志云:天竺国十二月十六日为腊,而唐书历志以十二月为腊月,故八日为腊八。吴自牧书梦粱录云: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又梦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僧寺送七宝五味粥于门徒斗饮,谓之腊八粥,一名佛粥。陆放翁诗: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周密武林旧事云:寺院及人家,皆有腊八粥,用胡桃松子乳蕈柿粟为之。又孙国敉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民间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多者为胜。又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腊八粥一名七宝粥,本僧斋供,今则居室者亦为之矣。诗云:双弓学得僧厨法,瓦钵分盛和蔗胎。莫笑今年榛粟少,记曾画粥断齑来。而九县志亦皆云:十二月八日以菜果入米煮粥名曰腊八粥。」李福腊八粥诗曰:「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之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时开元瑞光两寺官设粥厂救济贫民)集。男女叫号喧,老少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言我无得。此景亲见之,令我心悽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极。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志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眷焉对是粥,跂望蒸民粒。」
【俗语佛源】
我国在南北朝定夏历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见《荆楚岁时记》。我国佛教徒认为,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十二月八日成道的,谓之「腊八节」。印度人善于煮粥,尤以乳糜为上。关于腊八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释迦牟尼成道前夕。《佛本行集经》介绍说:释迦出家前,经过六年苦行,毫无收获,于是放弃苦行,接受了牧牛女奉献的乳糜,恢复了体力,走向以智慧求解脱的正道。粥因而受到僧家的重视,所谓「粥名良药,佛所称扬,义冠三种,功标十利」。(五代·齐己《粥疏》)文献记载的腊八粥最早见于宋人笔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记载:「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梦梁录》、《武林记事》中亦有类似记载。腊八粥亦名佛粥,用精美果蔬杂料煮成,可口而又滋补,民间喜食。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录有具体的配置方法,可以参阅。还有一种说法,腊八粥是从「打斋饭」发展而来的。古代寺僧用箩筐沿门索食,挑回寺内。食之有余,则将饭菜晒干收藏。到腊八节早上,用以制成粥,回报信施者,并为之祝福。故而,民间有「千日打斋饭,一日腊八粥」之说。(李明权)
(杂名)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见天中记。又清嘉录卷十二曰:「案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魏台访议汉以戌腊,魏以丑腊,以腊非定以初八日也。又西域诸国志云:天竺国十二月十六日为腊,而唐书历志以十二月为腊月,故八日为腊八。吴自牧书梦粱录云: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又梦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僧寺送七宝五味粥于门徒斗饮,谓之腊八粥,一名佛粥。陆放翁诗: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周密武林旧事云:寺院及人家,皆有腊八粥,用胡桃松子乳蕈柿粟为之。又孙国敉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民间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多者为胜。又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腊八粥一名七宝粥,本僧斋供,今则居室者亦为之矣。诗云:双弓学得僧厨法,瓦钵分盛和蔗胎。莫笑今年榛粟少,记曾画粥断齑来。而九县志亦皆云:十二月八日以菜果入米煮粥名曰腊八粥。」李福腊八粥诗曰:「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之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时开元瑞光两寺官设粥厂救济贫民)集。男女叫号喧,老少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言我无得。此景亲见之,令我心悽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极。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志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眷焉对是粥,跂望蒸民粒。」
【俗语佛源】
我国在南北朝定夏历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见《荆楚岁时记》。我国佛教徒认为,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十二月八日成道的,谓之「腊八节」。印度人善于煮粥,尤以乳糜为上。关于腊八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释迦牟尼成道前夕。《佛本行集经》介绍说:释迦出家前,经过六年苦行,毫无收获,于是放弃苦行,接受了牧牛女奉献的乳糜,恢复了体力,走向以智慧求解脱的正道。粥因而受到僧家的重视,所谓「粥名良药,佛所称扬,义冠三种,功标十利」。(五代·齐己《粥疏》)文献记载的腊八粥最早见于宋人笔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记载:「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梦梁录》、《武林记事》中亦有类似记载。腊八粥亦名佛粥,用精美果蔬杂料煮成,可口而又滋补,民间喜食。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录有具体的配置方法,可以参阅。还有一种说法,腊八粥是从「打斋饭」发展而来的。古代寺僧用箩筐沿门索食,挑回寺内。食之有余,则将饭菜晒干收藏。到腊八节早上,用以制成粥,回报信施者,并为之祝福。故而,民间有「千日打斋饭,一日腊八粥」之说。(李明权)
璎珞粥
【佛学大辞典】
(饮食)杂糅野菜,加米而造之,菜牵连如璎珞,故名。永觉贤禅师诗曰:「每挑野菜根,和汝璎珞粥。」
(饮食)杂糅野菜,加米而造之,菜牵连如璎珞,故名。永觉贤禅师诗曰:「每挑野菜根,和汝璎珞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