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乾巴疵咧  拼音:gān bā cī liē
粗糙、乾燥。如:「每到冬天,我的皮肤就变得乾巴疵咧的,很难受。」
分类:粗糙乾燥
《国语辞典》:粝食粗衣(粝食粗衣)  拼音:lì shí cū yī
吃不精致的食物,穿著粗糙的衣服。形容生活清苦。唐。杜荀鹤〈自遣〉诗:「粝食粗衣随分过,堆金积帛欲如何?」也作「粗衣粝食」。
《国语辞典》:黄花蜜菜(黄花蜜菜)  拼音:huáng huā mì cài
植物名。菊科蟛蜞菊属,多年生草本。粗糙有毛,叶对生,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钝锯齿缘。头状花序总苞半球形,边缘具舌状小花一轮,雌性,中央管状小花两性,均黄色。全草晒乾或鲜食有清热、解毒、消肿、怯瘀等疗效。也称为「蟛蜞菊」。
《国语辞典》:疤瘌流星的  拼音:bā la liú xīng de
形容粗糙多疤痕的样子。《红楼梦》第六七回:「这果子树上都有虫子,把果子吃的疤瘌流星的,掉了好些下来。」
分类:粗糙疤痕
《国语辞典》:浊酒粗食(浊酒粗食)  拼音:zhuó jiǔ cū shí
混浊的酒和粗糙的食物。指不精致的饮食。《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故意送浊酒粗食与帝,帝勉强纳之。」
《国语辞典》:饥者甘糟糠(饥者甘糟糠)  拼音:jī zhě gān zāo kāng
对饥饿的人来说,即使是粗糙不堪的食物也是美味可口的。《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朱邑传》:「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馀粱肉。」
《国语辞典》:温毛(温毛)  拼音:wēn máo
温酒过度而使酒质粗糙难喝。《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独你老人家的酒,我可不敢动他。回来又是怎么棍瓤、温毛了。」
《国语辞典》:粗陶  拼音:cū táo
中国殷商时代所使用的粗糙陶器。材质中混有沙粒,表面没有图案,呈红色。
《国语辞典》:粗制(粗制)  拼音:cū zhì
制造过程粗糙、不精细。如:「这表是只粗制的仿冒品。」
《国语辞典》:弊衣箪食(弊衣箪食)  拼音:bì yī dān sì
穿破旧的衣服,吃简单、粗糙的食物。形容生活俭朴。《周书。卷四五。儒林传。史臣曰》:「达则不过传讲训冑,穷则终于弊衣箪食。」也作「弊衣疏食」。
《国语辞典》:淡饭清茶(淡饭清茶)  拼音:dàn fàn qīng chá
形容食物粗糙、不美味。如:「在山修行者,即使三餐淡饭清茶,仍怡然自得。」
《国语辞典》:布草衣服  拼音:bù cǎo yī fú
简陋粗糙的衣服。《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你我爱亲做亲,我不争你的财礼,你也不争我的装奁,只要做几件布草衣服。」
《国语辞典》:草衣木食  拼音:cǎo yī mù shí
结草为衣,摘果为食。形容衣食粗糙,生活俭约。元。不忽木〈点绛唇。宁可身卧糟丘套。混江龙〉曲:「草衣木食,胜如肥马轻裘。」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国语辞典》:草具之陈(草具之陈)  拼音:cǎo jù zhī chén
谦称所准备的饮食粗糙。《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谦待薄曰草具之陈。」
《国语辞典》:粗衣劣食  拼音:cū yī liè shí
粗糙低劣的衣服与食物。形容生活清苦。如:「粗衣劣食的生活对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也作「粗衣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