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五类龙王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集经须弥藏品曰:「善住龙王为一切象龙王,婆难陀龙王为一切蛇龙王,阿耨达龙王为一切马龙王,婆楼那龙王为一切鱼龙王,摩那苏婆帝龙王为一切虾蟆龙王也。」
类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欲界四谛之智,名为法智,观上二界四谛之智,名为类智,以是为彼之同类故也。
【三藏法数】
谓色界、无色界四谛以欲界四谛比类而观,从是断上二界见惑,发苦类等无漏之智,故名类智。
显净土教行證文类
【佛学大辞典】
(书名)显净土真实教行證文类之略名。
显净土真实教行證文类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卷。建立教,行,信,證,真佛土,化身土之六科,广明净土真宗之教相,每科各一卷,但信卷与化身土卷并分两卷,故总为八卷。日本亲鸾撰。后世略曰教行證。教行信證,净土文类,教行證文类,显净土教行證文类等。
五类法身
【佛学常见辞汇】
真言宗所说,谓此五类法身,皆含摄在大日如来一大法身内,所有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天龙鬼神,有情无情,皆是毗卢遮那法身所摄,包无不尽。一、自性法身,诸佛真身,法性理智,自然具足,三世常恒,流出三密之法,以教菩萨,有理法身与智法身之别,皆名自性法身。二、受用法身,诸佛的受用法身有二种,一种是自受用身,是自受法乐之身,与理相应,一种是他受用身,是为十地菩萨所现的身,与智相应,皆名受用身法。三、变化法身,诸佛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的丈六应身,说内證法,属于变化所作,亦是法尔而有,名变化法身。四、等流法身,此身系为九界平等流出,故名等流,乃至为六道含灵,示现同类的身形,随机化变,名等流法身。五、法界身,如来法身,具六大体性,周遍法界,名法界身。
随类应身
【佛学常见辞汇】
随著众生的种类和根基,应现种种之身去化度。
人类四有
【佛学次第统编】
前述有情四有,合一切趣,兹叙人类。
六类死
【佛学次第统编】
人之死有六类,但此六类死,其中又分为二:一、由福寿分,有三类死。二、由善恶分,有三类死。
第一、由福寿分之三类死:
一、寿尽死。
二、福尽死。
三、不避不平等死,此有九种:
一、食过度量。    二、食于不宜。    三、不消复食。
四、生而不吐。    五、熟而持之。    六、不近医药。
七、不知于己若损若益。八、非时非量。    九、行非梵行。
第二、由善恶分之三类死:
一、善心死。
二、不善心死。
三、无记心死。
人类因果
【佛学次第统编】
因果各义,上已述之。兹专就人类因果言之。
二类魔
【佛学次第统编】
贤首五教仪云:魔有八万四千,乃至恒沙无尽,今总束之,分为二类:
一、界内魔 有十:
一、精灵  二、恶鬼  三、邪神  四、老仙  五、魔天
六、阴灵  七、生死  八、业障  九、烦恼  十、心念
二、界外魔 亦十:
一、三昧  二、智慧  三、师友  四、化导  五、修谛
六、观缘  七、行度  八、报身  九、依土  十、果位
九类──鬼分九类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赡部洲南边,直下深过五百踰缮那,有琰魔王都,纵广之量亦尔。其处有三种鬼:一者无财,二者少财,三者多财。无财复有三种:一者炬口,二者针口,三者臭口。少财亦有三种:一者针毛,二者臭毛,三者瘿鬼。多财亦有三种:一者希祀,二者希弃,三者大势。合之而有九类也。(梵语赡部,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琰魔,华言静息。梵语踰缮那,即由旬,华言限量。)
〔一、炬口鬼〕,谓此鬼口中常吐猛焰,炽然不息;身如被燎多罗树形。盖其因中极悭,故招如是苦果也。(梵语多罗,华言岸,形如此方轮榈树也。)
〔二、针口鬼〕,谓此鬼腹大,量如山谷,咽如针孔。虽见种种上妙饮食,不能吞咽,饥渴难忍也。
〔三、臭口鬼〕,谓此鬼口中恒出极恶腐烂臭气,过于粪秽,恶气自薰,恒空呕逆;设遇饮食,亦不能受,常被饥渴所恼也。(已上三类,无财鬼也。)
〔四、针毛鬼〕,谓此鬼身毛坚刚铦利,不可附近,内钻自体,外射他身,如鹿中箭,毒马(香靳切)狂走,苦痛难忍。时逢不净,少济饥渴也。(毒马者,毒气马痛也。)
〔五、臭毛鬼〕,谓此鬼身毛臭过粪秽,熏烂饥骨,蒸坌(蒲闷切)肠腹,冲喉变呕,荼毒难忍。攫(厥缚切)体拔毛,伤裂皮肤,转加剧苦。时逢不净,少济饥渴也。
〔六、瘿鬼〕,谓此鬼由恶业故,于咽上而生大瘿,犹如痈肿,热马酸疼,更相(普碑切)闱(子礼切,手搦也),臭脓涌出,争共取食,少得充饥也。(已上三种,少财鬼也。)
〔七、希祀鬼〕,谓此鬼恒时向祠祀中飨受他祭,能历异方,如鸟凌空,往还无碍。盖由先世积集赀财,心常悭吝,不能布施。故生此鬼中,又由先世预起希望,谓我若命终,诸子孙等必常祀我资具饮食,故为此鬼,住本舍边便秽等处,希望了孙追念,以时祭祀也。
〔八、希弃鬼〕,谓此鬼时常希望他人所弃吐残等物,用充其食。由彼宿生悭吝,是以于有饮食之处,或见秽物,或复见空;或乐净物,而又见秽。此类之鬼,随其宿业厚薄不同,所求之食,或得丰饶也。
〔九、大势鬼〕,谓诸药叉及逻刹娑、恭畔荼等,或依树林,或住灵庙,或居山谷,或处空宫,所受富乐,与诸天同,其势大也。(已上三类,多财鬼也。梵语药叉,亦云夜叉,华言勇健。梵语逻刹娑,华言护士。梵语恭畔荼,即鸠槃荼,华言瓮形。)
十类经──华严十类经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谓毗卢遮那如来,以本愿力,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常转无上法轮,令诸众生入华藏海,无有穷尽,故知此经,难可限量,然自狭至宽,略明十类。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略本经〕,谓此经一部三十九品,八十卷文。现传世间,乃是下本十万偈中之四万五千偈,未得具足,故名略本经。
〔二、下本经〕,谓此经,盖文殊与阿难结集已,龙神收入龙宫。后因龙树菩萨入龙宫,见此大不思议经,具有上中下三本。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遂记出,流传于世,故名下本经。(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阿难,华言庆喜。龙树者,本传云:其母树下生之。又因龙接入宫,以成其道,遂以为号。大智度论云:大不思议经,即华严经也。)
〔三、中本经〕,谓此经,龙树于龙宫所见,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故名中本经。
〔四、上本经〕,谓此经,龙树于龙宫所见,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故名上本经。(四天下者,即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之四洲也。)
〔五、普眼经〕,谓此经中,普眼法门,于一法之中,能见无量之法。即海云比丘所持,以大海为墨,须弥聚笔,书此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故名普眼经。(海云比丘者,即善财童子第三所参之善知识,以此普眼法门开导善财者也。)
〔六、同说经〕,谓佛约百亿同类世界,遍于虚空,皆有主伴,同说无尽法轮。不思议品云:如一佛身,转如是无尽法轮;如是尽虚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处,一一化身,皆如是说音声文字句义,一一充遍法界,故名同说经。
〔七、异说经〕,谓佛约树形等异类世界,其中众生,报类亦别。于彼现身说法,化导群生,施设不同,故名异说经。(树形者,谓世界之形如树也。)
〔八、主伴经〕,谓毗卢遮那与十方佛,互为主伴,重重无尽,而说此经。如此方遮那为主,说此法时,十方诸佛为伴;彼方为主,此方为伴。如此方说十住时,十方来證,皆言我等国土,皆说此法。则知十方国土,一切诸方,互为主伴,皆说此经,故名主伴经。(十住,即经中十住品也。)
〔九、眷属经〕,谓佛随顺机宜之教,是此经之眷属。盖下劣之机,不能闻圆顿一乘大法,故佛随宜说三乘教,作胜方便,引入此门。经云:普眼修多罗,以佛刹微尘数修多罗以为眷属,故名眷属经。(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十、圆满经〕,谓此经名圆满因轮,融上九经,为一无尽修多罗海,随一会一品一文一句,皆摄无尽法海,圆满具足。经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授菩提记,故名圆满经。(因轮即根本法轮也。根本法轮若转,一切法轮皆转也。)
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三藏法数】
谓通教第九、第十地菩萨,觉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得一身,无量身一时普现,如镜中像,随诸种类而得俱生,虽现众像,而无作为,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随类生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愿力、自在力,于种种众生,天龙、鬼神、阿脩罗等,及诸外道邪见恶行等类,菩萨悉生其中,为其导首,引令入正,及以善法,广为宣说,是名随类生。
漏种类
【三藏法数】
谓阿罗汉现世惑业虽已断尽,尚馀有漏五蕴之身,亦由前世烦恼所起,是名漏种类。(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