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2
典故
2
词典
69
其它
1
共72,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人籁
林籁
寒籁
鸣籁
竹籁
百籁
空籁
夕籁
山籁
晚籁
笙籁
千籁
玉籁
疏籁
真籁
《國語辭典》:
人籁(人籟)
拼音:
rén lài
1.人所发出的声响。如:「在这深山的夜里,人籁静息,只听得虫鸣蛙唱,此起彼落。」
2.箫声。《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
分類:
人力
吹箫
发出
精工
声音
音响
作品
管乐器
《國語辭典》:
林籁(林籟)
拼音:
lín lài
风吹树林发出的声响。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宋。
欧阳修
〈
会峰亭
〉诗:「林籁静更响,山光晚逾鲜。」
分類:
风吹
林木
发出
声音
《漢語大詞典》:
林籁泉韵(林籟泉韻)
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
第一篇:“故凡虎斑霞綺,林籟泉韵,俱为文章。”
分類:
风吹
林木
泉石
石相
相激
产生
悦耳
声音
《漢語大詞典》:
寒籁(寒籟)
凄凉的声音。 宋
宋祁
《拟杜子美峡中意》
诗:“惊风借壑为寒籟,落日容云作暝阴。”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
:“崖壁凿灵境,洞壑橐寒籟。”
分類:
凄凉
声音
《漢語大詞典》:
鸣籁(鳴籟)
指排箫、箫一类带孔的管乐器。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
:“罔瑇瑁,鉤紫贝,摐金鼓,吹鸣籟。”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籟,簫也。”
分類:
排箫
管乐器
郭璞
《漢語大詞典》:
竹籁(竹籟)
(1).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 唐
贾岛
《夜集田卿宅》
诗:“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籟残。”
(2).指笛声。 元
贡师泰
《过仙霞岭》
诗:“竹籟笙凤鸣,藤雨渊珠滴。”
分類:
风吹
吹动
笛声
竹子
发出
声音
《國語辭典》:
百籁(百籟)
拼音:
bǎi lài
大自然中的一切声音。晋。
张协
〈
七命
〉:「寻竹竦茎荫其壑,百籁群鸣聋其山。」晋。张翰〈杂诗〉:「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
分類:
孔穴
穴中
发出
声音
种一
《韵府拾遗 泰韵》:
空籁(空籁)
张宇初诗:小径迷积叶,云萝递空籁。
《骈字类编》:
夕籁(夕籁)
唐 戴叔伦
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
远林生夕籁,高阁起钟声。
宋 杨亿
直夜二首 其二
虎圈微凉生夕籁,鹤天新霁见归云。
《漢語大詞典》:
山籁(山籟)
山间的声音。 南朝 宋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
诗之三:“野风振山籟,朋鸟夜惊离。”
分類:
山间
声音
《漢語大詞典》:
晚籁(晚籟)
夜晚或傍晚时的各种天然响声。 宋
王禹偁
《村行》
诗:“万壑有声含晚籟,数峯无语立斜阳。”
分類:
夜晚
天然
响声
黄昏
《漢語大詞典》:
笙籁(笙籟)
笙和籁。籁,古管乐器,箫属,三孔。 元
李材
《席上赋老松怪柏图》
:“枝柯千尺入层汉,笙籟万壑鸣惊湍。”
分類:
笙和
管乐器
三孔
《漢語大詞典》:
千籁(千籟)
指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宋
韩维
《和谢厚卿载酒见过》
诗:“木叶吟风千籟作,菊丛含雨万珠明。” 宋
范成大
《次韵许季韶通判雪观席上》
:“岭海一凉苏暑病,山林千籟试秋声。”
分類:
自然界
声响
《骈字类编》:
玉籁(玉籁)
云笈七签:流风鼓空祠,玉籁乘虚鸣。
又禁扁玉籁,宋时楼名,在杭州。
《漢語大詞典》:
疏籁(疏籟)
亦作“踈籟”。 稀疏的声响。 宋
秦观
《寄曾逢原》
诗:“丛薄起踈籟,众鸟鸣且飞。”
分類:
稀疏
声响
《分类字锦》:
真籁(真籁)
杨巨源
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题山栏孤竹诗
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
分类:
竹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