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箭道
【佛学大辞典】
(杂语)里程名。法华经药王品曰:「其树去台,尽一箭道。」同嘉祥疏十一曰:「一箭道者,二里也。」
一魔万箭
【佛学大辞典】
(杂语)意谓微少之恶,亦极可怕也。归元直指有曰:「见一魔事,则万箭攒心。闻一魔声,则千锥劄耳。」
五箭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五欲之害身俱舍论一曰:「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诸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
六箭
【佛学大辞典】
(譬喻)色声等六尘之法,能害众生之慧命,故以箭为譬。六度集经五曰:「吾以国为怨窟,以色声香味华服邪念为六剑截吾身六箭射吾体。」
毒箭
【佛学大辞典】
(譬喻)烦恼能害人,故譬以毒箭。涅槃经五曰:「见阎浮提苦众生,无量劫中被淫怒痴烦恼毒箭,受大苦切。」
欲箭
【佛学大辞典】
(譬喻)五欲之法害人,故譬如箭。唐华严经净行品曰:「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又】(物名)欲金刚菩萨所持之箭也。欲箭者密语也,欲心与境相应,如箭之中。菩萨以大悲心钩召一切有情,使安住于佛道也。五秘密轨曰:「欲金刚以菩萨心箭钩召一切有情,安置佛道。」金刚界仪轨曰:「极喜三昧耶印,名为大悲箭,以射厌离心。」维摩经所说之欲钩,取于女性,今之欲箭取于男性。慧琳音义十曰:「欲箭,欲心与境相应,如箭之中也。」
智慧箭
【佛学大辞典】
(譬喻)智慧能害烦恼之贼,故譬以箭。增一阿含经三十九曰:「仁铠三昧弓,手执智慧箭,福业为兵众,今当坏汝军。」智度论十曰:「忍铠心坚固,精进弓力强,智慧箭劲利,破憍慢诸贼。」
智箭
【佛学大辞典】
(譬喻)智慧之锐如弓箭也。智度论十一曰:「当以智箭破汝疑军。」
箭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中阿含第六十箭喻经之别译。有鬘童子,欲佛说一向世之有常,佛呵责之,说拔毒箭之喻。
箭道
【佛学大辞典】
(杂语)箭可达之距离也。法华义疏曰:「一箭道者二里也。」
箭过新罗
【佛学大辞典】
(譬喻)新罗远在支那东方,若放矢远过新罗去,则谁知其落处,以喻物之落著难知。
劈箭急
【佛学大辞典】
(譬喻)劈箭者劈物之箭也。譬事之迅曰劈箭急。
痈疮剌箭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五欲之害身。止观七曰:「痈疮剌箭,常自是苦,有何可乐?」智度论三十一曰:「世间乐颠倒病故,著五欲乐,烦恼转多。以是故行者不见乐但见苦,如病如痈如疮如剌。」
箭塔
【三藏法数】
经云:太子年方十五,与诸释种角艺,太子一箭穿七金鼓,又一箭彻过七铁猪,复入于土,水泉迸出,遂名箭井。时帝释遂取其箭,于忉利天建塔供养。(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乃帝释所居之天也。)
刀杖弓箭
【三藏法数】
谓刀杖弓箭,是杀害众生之器,故不应施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