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6,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金箭
箭穿
弩箭
大羽箭
箭羽
弦箭
百箭
弦上箭
折箭
发箭
浮箭
取箭
箭栝
花箭
箭漏
《漢語大詞典》:金箭
(1).对漏箭的美称。 隋 江总 《置酒高殿上》诗:“霜云动玉叶,冻水疏金箭。” 唐 符子璋 《漏赋》:“铜史应其方,金箭刻其数。”
(2).金制的箭或装有金镞的箭。新唐书·吐蕃传上:“其举兵,以七寸金箭为契。” 元 马祖常 《题〈明皇端箭图〉》诗:“ 开元 天子忽思武,手中金箭照眼光。”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万千金箭射天狼,天狼已在暗悲哀。”
分類:漏箭
《骈字类编》:箭穿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其一 且固初心希一试,箭穿正鹄岂无缘。
分类:箭穿
《國語辭典》:弩箭  拼音:nǔ jiàn
用弩发射的箭。唐。李商隐 射鱼曲:「思牢弩箭磨青石,绣额蛮渠三虎力。」《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事机之来,急如弩箭,投机之会,间不容发。」
分類:弩箭发射
《漢語大詞典》:大羽箭
一种四羽大笴长箭。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仇兆鳌 注:“ 太宗 好用四羽大笴长箭。”
《漢語大詞典》:箭羽
加在箭杆末梢部分的羽毛。 唐 白居易 《放旅雁》诗:“健儿饥饿射汝喫,拔汝翅翎为箭羽。” 唐 温庭筠 《昆明池水战词》:“箭羽枪缨三百万,蹋翻西海生尘埃。”
《漢語大詞典》:弦箭
弦上之箭。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魏书:“ 陈琳 作檄草成呈 太祖 , 太祖 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 太祖 平 鄴 ,谓 陈琳 曰:‘君昔为 本初 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 琳 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后因以“弦箭”为典,谓迫不得已,势在必行。 南朝 宋 鲍照 《尺蠖赋》:“苟见义而守勇,岂专取於弦箭。”
分類:弦上
《漢語大詞典》:百箭
一百支箭。亦喻无数忧烦痛苦。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追骑至,亲信都督 尉兴庆 曰:‘王去矣, 兴庆 腰边百箭,足杀百人。’” 宋 欧阳修 《读书》诗:“自从中年来,人事攻百箭。” 宋 孙觌 《兰溪津亭病起》诗:“风波涌地千沤发,创痏钻皮百箭攻。”如:百箭钻心。
《漢語大詞典》:弦上箭
(1).喻迅捷。 唐 李益 《游子吟》:“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 宋 陆游 《北窗试笔》诗:“老来日月速,去若弦上箭。”
(2).谓一去不回。 唐 李贺 《休洗红》诗:“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王琦 汇解:“弦上箭,谓其一去而不还也。”
《國語辭典》:折箭  拼音:zhé jiàn
1.折断的箭。如:「倘若有违此誓,当如折箭。」
2.把箭折断。如:「古人常用折箭为誓、歃血为盟,来表示承诺誓约。」《三国演义》第八一回:「先主即命兴拜苞为兄。二人就帐前折箭为誓,永相救护。」
《國語辭典》:发箭(發箭)  拼音:fā jiàn
将箭射出去。《三国演义》第二回:「玄德发箭,中其左臂。」
分類:发箭射箭
《漢語大詞典》:浮箭
谓漏壶上指示时刻的箭头。后汉书·律历志下:“孔壶为漏,浮箭为刻。”文选·张协〈七命〉:“浮箭未移,再践千里。” 李周翰 注:“浮箭谓水漏刻日时节者。” 唐 褚亮 《奉和咏日午》:“曦车日亭午,浮箭未移暉。”
《分类字锦》:取箭
后汉书郑弘传注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
分类:
《漢語大詞典》:箭栝
箭的末端。 清 杜岕 《赋得群山夜来晴》:“叠成图障形,较若箭栝抽。”
《骈字类编》:花箭
唐 李贺 吕将军歌 恒山铁骑请金枪,遥闻箙中花箭香。
《國語辭典》:箭漏  拼音:jiàn lòu
一种古代的计时器。在漏下置盘承水,盘中刻箭形以标计。后比喻时间。宋。欧阳修渔家傲。七月新秋风露早〉词:「箭漏初长天杳,人语悄,那堪夜雨催清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