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四
字遵行,号箬谷,以太学生为筠州判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3—1565 【介绍】: 明浙江长兴人,字唯贤,号箬溪。弘治十八年进士,授饶州府推官。时乐平知县为桃源洞农民军所执,应祥单身入其营劝说,令竟得释。奔母丧家居十五年,嘉靖中累迁刑部尚书,奏定律例。严嵩专权,应祥以耆旧自居,嵩不悦,以原官出南京,寻致仕,又十二年卒。应祥为王守仁弟子,博学嗜书,九流百家皆识其首尾。尤精算学,有《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弧矢算术》、《授时历撮要》诸书。又作《传习疑录》、《龙溪致知议略》,申其师说。别有《惜阴录》、《南诏事略》、《归田诗选》等。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箬溪长兴人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
应祥字惟贤,长兴人。弘治乙丑进士,历官南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有《崇雅堂集》。 田按:吾黔安庄白水瀑布不减庐山三叠,尚书官滇藩时,取道于此,有句云:「青天作雨千蛟舞,白日行空万骑屯。砰动雷声山欲裂,撼摇坤轴地应翻。」差足得其彷佛也。
维基
顾应祥(1483年—1565年),字惟贤,号箬溪,浙江长兴县民籍直隶长洲县人。早年受业于王守仁。浙江乡试第七十二名,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授饶州府推官,桃源寇乱,掠乐平县知县以去。应祥单身入贼垒,救出知县,贼亦解散去。入为锦衣卫经历,正德十年(1515年)十一月升任广东佥事,擒剿海寇雷振等,半岁三捷。正德十四年(1519年)七月升江西副使,分巡南昌。值宸濠乱定,抚循疮痍,招集流亡,皆善后事宜。历陕西苑马寺卿,嘉靖六年(1527年)四月升山东左参政,转山东按察使,嘉靖九年(1530年)四月升本省右布政使,嘉靖十一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十二年十二月以母丧回籍,以违例擅归,革职闲住。嘉靖二十七年七月复除云南巡抚,二十八年七月升南京兵部右侍郎,二十九年六月升刑部尚书,嘉靖三十年二月改任南京刑部尚书,嘉靖三十三年二月令致仕,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九月卒,年八十三。赠太子少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永年人,字覆舆,一字命士,号箬庵。明季诸生。工诗,善草书。游踪遍齐、晋、楚、豫。入清,自闭土室中,虽妻子不得见。遂成狂疾,常自毁其稿。有《柿叶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四
张盖,字覆舆,永年人。明诸生。有《张子诗选》。
张子诗选·序
张盖字覆舆,吾永之东桥人,介士也。然其初以狂著。少负制举名,非所好。好诗,时郡人无称诗者,闻咏哦声,则增饰傅会以为笑,盖独好之。所为诗轻脱自喜,往往不中绳尺。家固窭,竭赀力为服饰、綦履、佩玉,飘长带,如贵介,甚都。时入狭邪,流连竟日夜。城头水次,则洞箫出诸袖中,呜呜自得。善草书,所遇无不尽。或求之,乃遂不书。故旧每欲得书,辄匿楮纨,不令见。已,自寻得之,便索笔急书,惟恐夺去,故远近传盖狂士。狂士甲申后忽自摧折。以次当贡太学,不受,自脱诸生籍,闭门独坐。读杜诗,岁常五六过。诗亦精进,得少陵神韵。对客竟日不一语。或问之,曰:「无所当语者。」以母夫人饘粥不继,间授徒自给。性不耐,未几辄罢。好独行旷莽林薄间,自作手语,时人莫测也。故人仕宦者招致幕中敬礼之,偶一语不合,引锤自击其首,被血满面。因发狂舆归,归筑土室,蔽塞绝人迹,穴而进饮食。岁时一出拜母,虽妻子不见也,亦遂不复作诗。 申子曰:迹盖所为,前后若两人,类有所感发然者,古独行之流欤?诗在前者不复论,刻其甲申以后诸作,语之深者又难显布。呜呼!其足见盖者几何哉?里人申涵光凫盟氏撰。
柿叶庵诗选·序
张子覆舆诗能令人敬矣,又能令人慕。将以人重欤?抑以诗传欤?予闻张子置身狂狷间,自全所天,故微言大义出诸孤愤而不失乎忠厚,虽远追古作者,难与后先齿之。汉、晋以下,所谓侪其盛、亢其衰者也。夫式贤者之闾而扬高节,非予徒事耶?望见之不可得,得素所欲见之人之诗,斯可矣。予少尝学焉,近不复作且十载,独于张子讽咏,所至每怵惕,辄欲为之赋。倘犹谓诗不克发人隐,孰肯为予信哉!梓之,使天下知世有张子。其诗传,则其人遂以传矣。灵均既生,少陵如在,曷不呼饮而一问之?新安余维枢序。
张子诗选·跋
张覆舆先生《柿叶庵集》未付梓,久散佚无存。此申凫盟先生选本,仅百馀篇,板已毁,印本不易见。兹从武俊民戎部钞本录出,为校讹误数十字,重付剞劂,俾广流传,庶先生之遗篇不至湮没也。 光绪七年正月,永年县知县江阴夏诒钰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宝寅(1628-1690),字乐天,号石农,一号箬溪,虹洲先生元孙,真斋先生子。苏州府学生,家富藏书,喜宾客,尤喜慈溪姜宸英与为唱和。中岁弃举,业能医。有《石农诗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六
陈慧珠,字湘箬,海宁人。同知亿女,遂宁举人张问安室。有《香远斋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嘉定人,字彦伯,号衡芗,一号箬庵。廪生。工山水、篆刻。后更善人物花卉。有《以恬养志斋诗集》、《尊璞堂诗文集》、《縆秋词》、《虞山诗草》、《练水画征录》、《小松圆阁印存》。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通问,字箬庵,吴江人,本姓俞。主金山龙游寺。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
钟大源,字晴初,号箬溪,海宁人。有《东海半人诗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七
释通问,字箬庵,姓俞氏,吴江人。世居荆溪,父安期,博学著书,有名于时,就佛寺祷而生。通幼失怙,弱冠偶过僧舍,阅《首楞严经》至“此身及心,外泊虚空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因疑不释。闻天隐居磬山,乃往谒之。示以父母未生前语,无入处。天隐尝与客论《金刚经》,通适至前,因言“《金刚经》洵妙,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天隐忽顾通曰:“如何是其心?”通爽然自失,遂矢志参决。潜去武林,投南涧理安寺佛石落发,复往金山参密云,自言:“久看未生前,不得入处。”密曰:“但看到未生前,便是入处。”通方作礼,密迎头一踏。归堂一夜不昧,迟明复入,拟进问,又被击出。得此淬厉,孤危绝倚,乃复上磬山。一日闻风声,豁然开朗,呈偈曰:“千玄万妙隔重重,个里无私总不容。一种没弦琴上曲,寒岩吹落五更风。”磬山为之印可,以偈属通,有“他年起我临济宗,杀活纵横开天目”之句。乙亥,天隐寂,縳茅山后,榜曰死心,期毕心丧。丙子秋,佛石迁化,众心注通,群请继席。一住十年,家风严冷,条令森然。同居衲子,戒抑狂见,唯尚实行真参。稍忤鞭斥,不稍假借。晚岁移金山,江水环流,真性澄彻,随境遇合,无所希求,自号旅泊老人。尝应七众请,建水陆大会,升座,僧问:“踏翻沧海,大地尘飞,喝散白云,虚空粉碎,即今拔济水陆幽冥,向何处安身立命?”通迎机应荅,辨论不穷,谓:“竭此心力,仿依旧制,昼夜于中,无一佛事不与身俱,无一纤尘或离本座。一香、一花、一镫、一供、一歌咏、一赞呗、一经、一佛、一字、一句,如帝网光,如摩尼色,交光相罗,互融周摄。到此不可说不可说微尘世界中,或幽或显,或暗或明,一切沈溺苦处众生,何啻如日并照,如风普吹,达性本空,一真独见,如是所说,足资證明,故通于十界互具之义,推阐至切。今日畜生,明日如来,本自无穷,宗教一源,何分门户?”庚寅春,复洵禾人之请,住西河古漏泽寺。申酉之变,兵燹连年。漏泽居郡东偏,殿宇俱烬,唯铁佛一躯,巍然瓦砾中,群心恻然。雨点斑痕,远视之,若有泪从佛眼出,三学禅德同志,图复先铁佛殿,久之未竟,举以属通。既至,畚剔荒秽,营构堂庑,半载拮据,郁成丛席。甲午,走南涧,自卜地于理安左,营建窣堵,苟完即还磬山。顺治十二年,寓吴江天应寺卒。著有《续灯存稿》及《诸会语录》十二卷,《磬室后录》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8—1739 【介绍】: 清江苏金坛人,后徙无锡,字若霖,一字箬林,号虚舟,又号二泉寓客。康熙五十一年进士。以善书法,特命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雍正间官至吏部员外郎。治经学、理学,擅长鉴别古碑刻。有《大学困学录》、《白鹿洞规条目》、《淳化秘阁考正》、《竹云题跋》等。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七
王澍,字箬林,号虚舟,又号竹云,金坛人。康熙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吏部员外郎。
《骈字类编》:霜箬
陆游 自笑诗 蔬盘旋采溪毛滑,篷艇新编霜箬香。
《漢語大詞典》:箬壳(箬殼)
笋壳;笋皮。《中国民间故事选·诏三路与南亚斑》:“最后,箬壳剥光了,自然也还露出了笋子。”
分類:笋壳笋皮
《骈字类编》:箬类(箬类)
笋谱见芦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