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三箬
元 杨维桢 吴下竹枝歌 其一 三箬春深草色齐,花间荡漾胜耶溪。
《骈字类编》:露箬
宋 陆游 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以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
宋 陆游 自笑 蔬盘旋采溪毛滑,篷艇新编露箬香。
《漢語大詞典》:箬下酒
酒名。因产于 乌程县 箬溪 北岸之 下箬 ,故名。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上》:“﹝ 乌程 ﹞县南五十步有 箬溪 ,夹溪悉生箭箬,南岸曰 上箬 ,北岸曰 下箬 ,居人取 下箬 水酿酒,醇美,俗称箬下酒。”
分類:酒名北岸
《骈字类编》:箬屋
唐 贯休 古意九首 其九 箬屋开地炉,翠墙挂藤衣。
《韵府拾遗 药韵》:樵箬
见上
《高级汉语词典》:箬粽
用箬竹叶包的粽子
《骈字类编》:箬影
杜牧出守吴兴诗见蘋花下
《國語辭典》:箬竹(篛竹)  拼音:ruò zhú
植物名。禾本科箬竹属,秆高七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径四至八毫米,节下被淡黄色粉质毛环,秆箨宿存,箨耳不存。叶长披针形,长可达四十五公分,背面有细毛。秆可制成笔管、烟筒,叶可制斗笠或包粽子。分布中国大陆深山中。现多称为「箬竹」。
分類:竹名箬竹
《漢語大詞典》:箬包船
一种头部尖狭,船顶上包有穹形箬篷以蔽烈日、雨雪的船。 清 王应奎 《箬包船纪事》诗:“有船鋭其首,以箬包裹之。名为箬包船,聚泊疑茅茨。浮家无定所,忽湖忽江湄。”
《漢語大詞典》:箬篰
衬以箬叶的一种竹篓。 元 王祯 农书卷八:“至小雪前,以不经霜为上,拔去土,就日晒过,用篛篰盛贮架起。”
分類:箬叶竹篓
《漢語大詞典》:箬篓(箬簍)
用箬竹编的篓。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蓝淀:“近来出产, 闽 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
分類:箬竹竹编
《漢語大詞典》:箬下春
酒名。即箬下酒。 唐 刘禹锡 《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诗:“骆驼桥上苹风急,鸚鵡杯中箬下春。”
分類:酒名
《漢語大詞典》:箭箬
即箬竹。秆匀细而节长,中空极小,可以制筷。叶片宽大,可以裹粽和制船篷。太平御览卷七○四引《郭文举别传》:“ 文举 , 河 内人也。 怀帝 未济江。至 餘杭 市卖箭箬,易盐米。”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上》:“《艺苑雌黄》云:‘ 张景阳 《七命》云:“乃有 荆南 乌程 , 豫北 竹叶。”説者以 荆南 为 荆州 耳,然 乌程县 今在 湖州 ,与 荆州 相去甚远,县南五十步有 箬溪 ,夹溪悉生箭箬。’”参见“ 箬竹 ”。
《國語辭典》:箬竹(篛竹)  拼音:ruò zhú
植物名。禾本科箬竹属,秆高七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径四至八毫米,节下被淡黄色粉质毛环,秆箨宿存,箨耳不存。叶长披针形,长可达四十五公分,背面有细毛。秆可制成笔管、烟筒,叶可制斗笠或包粽子。分布中国大陆深山中。现多称为「箬竹」。
分類:竹名箬竹
《国语辞典》:箬帽芒鞋(箬帽芒鞋)  拼音:ruò mào máng xié
农人或隐者的装扮。
《骈字类编》:霜箬
陆游 自笑诗 蔬盘旋采溪毛滑,篷艇新编霜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