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986,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朔管
南管
犀管
榷筦
磬筦
截管
管山
管顾
管营
管丝
灰管
高管
京管
带管
管涔
《漢語大詞典》:朔管
指羌笛。亦泛指北方地区流行的管乐器。文选·谢庄〈月赋〉:“聆皐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 李善 注:“朔管,羌笛也。” 吕向 注:“朔管,谓北胡之笛也。” 唐 王维 《送怀州杜参军赴京选集序》:“寂寥孤城,惆愴朔管。” 唐 温庭筠 《觱篥歌》:“黑头丞相九天归,夜听飞琼吹朔管。”
《国语辞典》:南管  拼音:nán guǎn
宋元以后,流行于福建、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古乐。它和古代的乐曲有密切的关系,且逐步融和了当地的民间音乐。歌者执拍板,伴奏乐器以琵琶为主,再配以洞箫、三弦、二弦、四块板等乐器。南管乐曲通常分为指、谱、曲三种。其音乐平和端雅,因曾在乾隆皇帝前演奏,而有御前清音的雅号。也称为「南乐」。
《漢語大詞典》:犀管
用犀角制的毛笔管。亦借指毛笔。 唐 王勃 《七夕赋》:“握犀管,展鱼笺。” 宋 柳永 《玉蝴蝶》词:“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迭香牋。”
《漢語大詞典》:榷筦
主管专卖。 唐 刘禹锡 《代诸郎中祭王相国文》:“簿领如山,处之若间,搉筦之权,往而復还。”
分類:主管专卖
《漢語大詞典》:磬筦
亦作“ 磬管 ”。 两种古乐器名。《诗·周颂·执竞》:“鐘鼓喤喤,磬筦将将。” 陆德明 释文:“筦,音管,本亦作管,同。”《汉书·礼乐志》引作“磬管鏘鏘”。荀子·乐论:“饰以羽旄,从以磬管。”
分類:乐器
《分类字锦》:截管
后汉书律历志截管为律吹以考声列以物气道之本也
分类:制律
《骈字类编》:管山
明一统志管山河在慈溪县东五里宋吴潜开浚以通水利
分类:管山
《國語辭典》:管顾(管顧)  拼音:guǎn gù
照顾。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来到此洛阳,幸遇陈太守,十分的管顾贫道。」也作「顾管」、「管雇」。
分類:照顾
《漢語大詞典》:管营(管營)
古代边远地区管理徒流充军罪犯服役的官吏。《水浒传》第九回:“ 沧州 大尹也与 柴进 好,牢城管营、差拨亦与 柴进 交厚,可将这两封书去下,必然看覷教头。”
《漢語大詞典》:管丝(管絲)
犹丝竹。指管乐器和弦乐器。《敦煌曲子词·失调名》:“春色渐舒荣,忽覩双飞鷰,时闻百转,日思处处管丝声,公子王孙,赏玩诸芳情。”
《漢語大詞典》:灰管(灰琯)
亦作“ 灰琯 ”。
(1).古代候验节气变化的器具。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故名。晋书·律历志上:“又叶时日於晷度,效地气於灰管,故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飞。” 宋 梅尧臣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之二:“丹艳已先灰管动,不由人力与栽培。”
(2).指时序;节候。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风霜所及,灰琯遂侵。”《陈书·宣帝纪》:“灰琯未周,凯捷相继,拓地数千,连城将百。” 唐 刘禹锡 《代谢冬衣表》:“灰琯屡移,尘露无补。”
《骈字类编》:高管(高管)
唐 白居易 秋夜听高调凉州 促张弦柱吹高管,一曲凉州入泬寥。
《分类字锦》:京管
王隐晋书郭璞消灾转福扶厄择胜时谓京管复见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带管(帶管)
兼管。红楼梦第五一回:“我们四个人原是轮流着带管上夜的。”
分類:兼管
《骈字类编》:管涔
水经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汾大业杂记大业二年七月自江都还洛阳敕于 州西北四十里临汾水起汾阳宫即管涔山河源所出之处当盛暑月临河盥漱即凉风凛然如八九月
分类:管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