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986,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赤管
六管
管商
都总管
竹管
管句
管箫
管摄
管磬
管记
分管
当管
塞管
二管
管清
《骈字类编》:赤管
唐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其三 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
唐 韩翃 送高员外赴淄青使幕 从来赤管笔,提向幕中稀。
唐 徐铉 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 多谢天波垂赤管,敢教晨景过华塼。
《漢語大詞典》:六管
见“ 六筦 ”。
《漢語大詞典》:六筦
西汉 末年 王莽 为增加税收所实行的财政经济政策。即酒、盐、铁专卖,铸钱和收山泽税。见汉书·王莽传中。亦作“ 六管 ”。后汉书·隗嚣传:“﹝ 王莽 ﹞设为六管,增重赋敛。”
《國語辭典》:管商  拼音:guǎn shāng
1.管仲与商鞅,为法家之祖。二人分别为齐、秦之相,行使法治,使两国称霸诸侯。
2.善于治国的臣子。《战国策。齐策四》:「而治可以为管商之师,议义听行。」
《漢語大詞典》:都总管(都總管)
宋 辽 官名。 宋 马、步军都总管由节度使充任。 辽 因之,五京、五州设都总管府,设置都总管、副总管。 清 梁章钜 称谓录·提督:“ 柯维騏 宋史新编: 建炎 中,分置帅府,以诸路帅臣带都总管官,要郡守臣带兵马鈐辖,并以武臣为副,称副总管鈐辖。《歷代职官表》:都总管正如今巡抚兼提督之比。”
《漢語大詞典》:竹管
(1).指部分竹的茎杆。也称竹筒。因其中空,成管筒状,故称。通节可用以引水,截断可制盛器等。后汉书·方术传下·甘始“ 君达 号‘青牛师’” 李贤 注引汉武帝内传:“﹝ 封君达 ﹞闻有病死者,识与不识,便以要閒竹管中药与服,或下针,应手皆愈。”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又南人入山,皆以竹管盛活蜈蚣。”
(2).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书序》“王又升 孔子 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 唐 孔颖达 疏:“又升 孔子 庙堂,闻金钟、石磬、丝琴、竹管之音,以惧其神异乃止,不復敢坏宅也。” 沈从文 《边城》一:“爷爷到溪中央于是便很快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空气里。”
(3).指笔。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烟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4).竹子。 北周 王褒 《山池落照》诗:“竹管掩金扉,池光晦晚暉。”
《漢語大詞典》:管句
见“ 管勾 ”。
《國語辭典》:管勾  拼音:guǎn gōu
掌管。《宋史。卷三四七。郑穆传》:「未满告老,管勾杭州洞霄宫。」
分類:管理
《骈字类编》:管箫(管箫)
礼记月令见钟磬下声淮南子金石有声弗叩弗鸣管箫有音弗吹无
又钟鼓管箫干戚羽旄所以饰喜也
《漢語大詞典》:管摄(管攝)
亦作“筦摄”。 管辖统摄。子华子·阳城胥渠问:“人之所以相君长者,类也;相使者,形也;相管摄者,气也。”朱子语类卷九五:“神是心之至妙处,所以管摄动静。”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予少日联句颇多,当对垒时,各出己意,不相管摄,寧得一一当意。”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僕居乡无尺寸柄,徒以当道信任,筦摄通省枢要,事又不无分任,岂能悉听指撝?”
《骈字类编》:管磬
礼记礼运见醴盏下俯又乐记故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屈伸 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宋史乐志祥烟瑞霭杂天香管磬发声长尝盐铁论见琴瑟下 唐太庙乐章乐和管磬礼备蒸 张说封泰山雍和乐章鼓钟管磬肃唱和鸣进
于邵唐释奠武成王乐章管磬升膻芗集上公
嘉币执
《國語辭典》:管记(管記)  拼音:guǎn jì
职官名。掌文牍之职。《南史。卷四八。陆慧晓传》:「后主在东宫,徵为官记,仍兼中舍人。」《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李都督听了,便行下文帖,到遂州去,要取方义尉、吴保安为管记。」
《漢語大詞典》:分管
谓按照分工负责管理(某项工作)。《人民日报》1981.3.3:“分管教学和科研领导工作的,更必须懂业务,会管理。”
《漢語大詞典》:当管(當管)
掌管,执掌。《旧唐书·陆贽传》:“ 怀光 当管师徒,足以独制兇寇,逗留未进,抑有他由。”
分類:掌管执掌
《漢語大詞典》:塞管
塞外胡乐器。以芦以首,竹为管,声悲切。 唐 杜牧 《张好好诗》:“繁絃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冯集梧 注:“北人吹角以惊马,一名笳管,以芦为首,竹为管。”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之三:“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 宋 晏殊 《清商怨》词:“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骈字类编》:二管
小学绀珠二管管师复师常
《骈字类编》:管清(管清)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 管清疑警鹤,弦巧似娇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