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比竹
指竹制编管乐器,如笙籥之类。庄子·齐物论:“人籟则比竹是已。” 元 张雨 《玉笙谣为铁门笙伶周奇赋》诗:“县匏比竹无灵气,昂邱採此十二茎。”
分類:管乐器
《漢語大詞典》:竹管
(1).指部分竹的茎杆。也称竹筒。因其中空,成管筒状,故称。通节可用以引水,截断可制盛器等。后汉书·方术传下·甘始“ 君达 号‘青牛师’” 李贤 注引汉武帝内传:“﹝ 封君达 ﹞闻有病死者,识与不识,便以要閒竹管中药与服,或下针,应手皆愈。”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又南人入山,皆以竹管盛活蜈蚣。”
(2).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书序》“王又升 孔子 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 唐 孔颖达 疏:“又升 孔子 庙堂,闻金钟、石磬、丝琴、竹管之音,以惧其神异乃止,不復敢坏宅也。” 沈从文 《边城》一:“爷爷到溪中央于是便很快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空气里。”
(3).指笔。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烟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4).竹子。 北周 王褒 《山池落照》诗:“竹管掩金扉,池光晦晚暉。”
《漢語大詞典》:芦笳(蘆笳)
古代的一种管乐器。以芦叶为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音孔,下端范铜为喇叭嘴状,吹时用指启闭音孔,以调音节。 清 代兵营巡哨多用之。 宋 曾慥 类说·集韵:“ 胡 人卷芦叶而吹,谓之芦笳。” 元 王逢 《题蔡琰还汉图》诗:“残生既免氊裘鬼,哀衷莫尽芦笳曲。”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 潼关 以西兵气多,芦笳吹尘尘满河。”
《漢語大詞典》:竹人
(1).吹奏竹制管乐器的乐工。旧唐书·音乐志二:“登歌工人坐堂上,竹人立堂下,所谓‘琴瑟在堂,竽笙在庭’也。”
(2).篔簹竹中的实。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篔簹竹,节中有物长数寸,正似世人形,俗説相传云‘竹人’,时有得者。” 唐 皮日休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诗:“竹人临水迎符节,风母穿云避信旗。”自注:“ 曹毘 《湘中赋》云:‘篔簹中实,内有实,状如人也。’”
《國語辭典》:竹笛  拼音:zhú dí
乐器名,吹管乐器。竹制,横吹。一般有吹孔、膜孔各一,传统上按音孔为六,今为因应乐曲调性音准的需求,而增加按音孔。传统上分梆笛、曲笛等,今多用调性来区分。也称为「笛」、「笛子」。
《漢語大詞典》:龙吹(龍吹)
指箫笛类管乐器。 南朝 齐 孔稚圭 《为王敬则让司空表》:“摐金龙吹鬱其前,鸣笳凤管叠其后。”
《漢語大詞典》:箫笛(簫笛)
箫与笛。泛指管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一:“ 麟德 二年十月,制曰:‘人数并依八佾,仍量加簫笛歌鼓。’” 宋 韩维 《答曼叔见谢颖桥相过之什》诗:“哀絃孤引四坐寂,继以簫笛相谐和。”
《國語辭典》:笳管  拼音:jiā guǎn
乐器名,吹管乐器。一种胡人所吹奏的木管乐器,用芦苇制成吹嘴,管身用木头或用芦苇捲制而成。声调悲凉。唐宋年间常为教坊乐工所用。类似今日所使用的「管」。也称为「觱篥」。
《國語辭典》:胡笳  拼音:hú jiā
乐器名,吹管乐器。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是汉、魏鼓吹乐中的主要乐器。因最初为胡人捲芦叶吹之以作乐,故称为「胡笳」。
《漢語大詞典》:细管(細管)
细而长的管乐器,如笛箫之属。 北周 庾信 《奉和赵王春日诗》:“细管调歌曲,长衫教舞儿。” 唐 李商隐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少顷远闻吹细管,闻声不见隔飞烟。”
《漢語大詞典》:嶰管
嶰谷 之竹所制的管乐器。亦用作一般箫笛等管乐器的美称。 宋 柳永 《迎新春》词:“ 嶰 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十二事诗》:“极醉 巫山 侧,连吟 嶰 管清。”参见“ 嶰竹 ”。
《漢語大詞典》:嶰竹
产于 嶰谷 的竹。传说 黄帝 使 伶伦 取 嶰谷 之竹以制乐器。见汉书·律历志上。后因以借指箫笛之类管乐器。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莫不捻 嶰 竹以凄楚,拨 湘 絃而激越。” 元 杨维桢 《春侠杂词》之七:“ 蜀 琴声奏双鸳鸯, 嶰 竹和鸣双凤凰。” 清 王夫之 《连珠》之一:“盖闻铜山虽应,瓦釜不鸣; 嶰 竹非均,葭灰何感!”参见“ 嶰谷 ”。
《漢語大詞典》:瑶管
玉饰的管乐器。 宋 赵长卿 《青玉案》词:“瑶管琼臺多雅趣,花砖稳上,玉阶阔步,肯念人尘土。”
《國語辭典》:丝篁(絲篁)  拼音:sī huáng
琴瑟和箫管等乐器。后借为音乐的代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讴吟土风,诗官采言,乐盲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
《漢語大詞典》:员管(員管)
即筼管。管乐器名。 唐 李白 《捣衣篇》诗:“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擣戎衣向明月。”
分類:管乐器
《漢語大詞典》:品竹
(1).评竹。 明 杨慎 《提学陈西渔品士亭歌》:“君侯品士如品竹,品士亭皋森种玉。”
(2).吹奏管乐器。《秦併六国平话》卷上:“调弦成合格新声,品竹作出尘雅韵。”
《漢語大詞典》:苇籥(葦籥)
古代用芦苇做成的管乐器。礼记·明堂位:“土鼓、蕢桴、苇籥, 伊耆氏 之乐也。” 孔颖达 疏:“苇籥者,谓截苇为籥。”《旧唐书·太宗纪下》:“木马涂车,土桴苇籥,事合古典,不为时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蕢桴苇籥,颇有上古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