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干打垒(乾打壘)
(1).夯土垒墙。一种简陋的房屋建筑方法。 丁玲 《杜晚香》:“在一间刚盖好的干打垒的草房里安了家。”
(2).指夯土垒墙而盖成的简陋房屋。 李季 《梅园青松·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诗:“ 兴安岭 高来 松花江 长,忘不了你在干打垒土坑上谈家常。”
《漢語大詞典》:粗屋
简陋的房子。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虽建三间麤屋,经时未毕,入此年十月便密自成办。”
分類:简陋房子
《國語辭典》:茅坑  拼音:máo kēng
粪坑,简陋的厕所。因在地上挖一大坑,上用简单木架,盖上茅草,故称为「茅坑」。《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这裹肚,其实不知什么人遗失在茅坑傍边,喜得我先看见了,拾取回来。」也作「毛坑」。
《漢語大詞典》:敛槥(斂槥)
殡殓时用的简陋的小棺材。敛,通“ 殮 ”。《宋书·孝武帝纪》:“政道未著,俗弊尚深,豪侈兼并,贫弱困窘,存闕衣裳,没无敛槥。”
《漢語大詞典》:曲业(曲業)
犹环堵之室。指简陋的房舍。业,筑墙版。 唐 牟融 《水西草堂》诗:“萝径萧然曲业存,閒云流水四无邻。”
《國語辭典》:棚户(棚戶)  拼音:péng hù
居住在简陋破旧房舍的人家。如:「住在这条街的,大多数是棚户。」
《漢語大詞典》:窭陋(窶陋)
(1).狭小简陋。新唐书·王琚传:“至所庐,乃萧然窶陋。”
(2).鄙陋;浅薄。 清 魏源 《陶文毅公神道碑铭》:“故便文畏事窶陋之臣,遇大利大害则动色相戒,却步徐视而不肯身预。”
《漢語大詞典》:静朴
幽静简陋。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游潜》:“室之最后为小亭,,窗户静朴,环植芭蕉如幄。”
分類:幽静简陋
《漢語大詞典》:掘头船(掘頭船)
一种头尾不显著的简陋小船。初学记卷五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阳羡 小吏 吴龕 ,有主人在 溪南 。尝以一日掘头船过水,溪内忽见一五色浮石,取内床头,至夜化成一女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钓车子,掘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宋 陆游 《初寒》诗:“拾薪椎髻僕,卖菜掘头船。”
《漢語大詞典》:掘门(掘門)
凿垣为门。极言居处简陋。战国策·秦策一:“且夫 苏秦 ,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鲍彪 注:“掘门,凿垣为门。”
分類:居处简陋
《國語辭典》:因陋就简(因陋就簡)  拼音:yīn lòu jiù jiǎn
迁就简陋的条件而不求完美。《元史。卷一九九。隐逸传。杜瑛传》:「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执事者因陋就简,此焉是务,良可惜哉!」《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再说安徽省虽是个中等省分,然而风气未开,诸事因陋就简,还照著从前的那个老样子。」
《漢語大詞典》:因陋就寡
谓满足于简陋苟且,不求改进。 汉 刘歆 《移让太常博士书》:“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絶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旧唐书·薛登传:“於是后生之徒,復相放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时,缉缀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拟题:“披庄不过盈尺,因陋就寡,赴速邀时。昔人所须十年而成者,以一年毕之。”
《漢語大詞典》:饮水栖衡(飲水棲衡)
喝水充饥,住简陋房屋。形容生活清苦。旧唐书·崔慎由传:“父 从 ……属岁兵荒,至於絶食,弟兄採梠拾橡实,饮水栖衡,而讲诵不輟,怡然终日。”
《漢語大詞典》:灶披间(竈披間)
方言。厨房。亦指简陋狭小的住屋。 茅盾 《雨天杂写》之三:“斗室中霉气蒸郁,实在不美,但我仍觉得这个 上海 人所谓‘灶披间’很有意思。”亦省作“ 灶披 ”。 茅盾 《上海》:“底下的灶披也住了一家。”
《漢語大詞典》:窄陋
狭小简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相公果然不嫌此间窄陋,便住两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