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荩筹(藎籌)
犹荩谋。 吴玉章 《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屯垦復生聚,建国多藎筹。”
《漢語大詞典》:得筹(得籌)
(1).指博局中获得筹码。筹码,计胜负之具。《淮南子·诠言训》:“善博者不欲牟,不恐不胜,平心定意,捉得其齐,行由其理,虽不必胜,得筹必多。”
(2). 金 朝监税官倍增税课之称。 宋 洪皓 《松漠纪闻补遗》:“虏法,文武官不以高下,凡丁家难,未满百日,皆差监关税、州商税院、盐铁场,一年为任,谓之优饶,其税课倍增者,谓之得筹。每一筹转一官。”
《漢語大詞典》:筹赈(籌賑)
谓筹款救灾。 许地山 《〈女国士〉后记》:“此剧系为香港大学女生同学会演剧筹赈写的。”
分類:筹款救灾
《國語辭典》:筹款(籌款)  拼音:chóu kuǎn
筹措资金。《清会典事例。卷二七○。户部。蠲恤。救灾》:「其委员所带司库拨银五千两,如有不敷,即由该道库筹款拨给,务令实惠均沾。」
《韵府拾遗 尤韵》:沙筹(沙筹)
华岳诗沙筹那解足军粮
《韵府拾遗 尤韵》:送筹(送筹)
欧阳修诗漏永送筹稀
《漢語大詞典》:灵筹(靈籌)
苏轼 《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计,但忆少年时与 盘古 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輒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閒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於 崑崙山 下,今已与 崑崙 齐矣。’”后因以“灵筹”为祝人添寿之套语。 明 吴承恩 《贺金秋泉翁媪障词》:“千岁灵筹,言双添乎海屋;四时寿酒,幸两接乎 蓬莱 。”参见“ 海屋添筹 ”。
《國語辭典》:海屋添筹(海屋添籌)  拼音:hǎi wū tiān chóu
相传有三个老人相遇而比较岁数,其中一人云:「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见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后用以比喻人长寿,或祝人长寿之词。如:「祝李奶奶海屋添筹,寿比南山。」也作「海屋筹添」。
《骈字类编》:九筹(九筹)
晋书刘聪载记聪引帝入宴谓帝曰卿为豫章王时朕尝与王武子相造卿引朕射于皇堂朕得十二筹卿与武子俱九筹卿颇忆否
《漢語大詞典》:象筹(象籌)
象牙制的筹。 三国 魏 曹丕 《弹棋赋》:“象筹列植,一据双螭。”
分類:象牙
《国语辞典》:筹资(筹资)  拼音:chóu zī
筹措资金。如:「为了实现他的理念,他准备筹资自组公司。」
分类:筹措资金
《漢語大詞典》:碧筹(碧籌)
绿色酒筹。 唐 白居易 《与诸客空腹饮》诗:“碧筹攒采椀,红袖拂骰盘。” 唐 黄滔 《江州夜宴献陈员外》诗:“清管彻时斟玉醑,碧筹回处掷金船。”
分類:绿色酒筹
《漢語大詞典》:筹维(籌維)
谋划考虑。 清 林则徐 《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即以船礮而言,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必有筹维,方能举办。”
分類:谋划考虑
《骈字类编》:红筹(红筹)
唐 孙光宪 更漏子 其六 歌皓齿,舞红筹,花时醉上楼。
《韵府拾遗 尤韵》:玄筹(玄筹)
蔡洪围棋赋摅妙思奋玄筹
《漢語大詞典》:通筹(通籌)
全面筹划。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三》:“养兵较多,糜饗斯鉅,国债日积,偿息倍繁,所以通筹国用,常有竭蹶不遑之势。”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五:“在上演一个剧本时通筹全局,运用一切舞台工具,以发挥剧本的涵义。”
分類:全面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