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曹筠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仕吴。杨渥时为马军指挥使。后叛奔吴越。徐温厚遇其妻子。杨渥武义元年吴越兵败于香弯,筠复归。温自数昔日不用筠言者三,不问其去来之罪,归其田宅,复其军职。未几,内愧卒。(《十国春秋》卷九)
高汉筠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3—938 【介绍】: 五代时齐州历山人,字时英。少好书传,尝讲学长白山。后梁代唐,乃弃笔仕后唐。累官左金吾卫大将军。晋高祖入洛,飞诏征之,官至左骁卫大将军。性宽厚,有廉声,在襄阳、济阴、亳州,皆有惠绩。
宋彦筠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7 【介绍】: 五代雍丘人。初仕后唐,庄宗时,历维、渝二州刺史。后周世宗时,以太子太师致仕。性好货殖,第中资货巨万。蓄妓数十人,一日因忿击杀之,后心不自安,遂溺志于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海州人。少事时溥,奏授宿州刺史。降后梁为昭德军留后。入后唐官至左骁卫大将军。居洛阳,拥巨资,以声色自娱,人谓地仙,后晋高祖天福二年上表乞归长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 【介绍】: 五代时并州太原人,初名荣。善骑射。后唐时为控鹤指挥使。后晋开运末,契丹犯汴京,其将赵延寿闻筠勇悍,召置帐下。契丹北去,筠乘众怨逐契丹留守中原之耶律解里,归后汉,为博州刺史。后周时累官昭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宋代周禅,筠拒命,兵败自杀。
燕筠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工画天王,笔法师周昉,颇臻其妙。天王画传于世。
李继筠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0 【介绍】: 宋党项人。李彝兴孙,李克睿子。初为衙内都指挥使。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父卒,自权知州事。授定难军节度观察留后。太宗攻北汉,继筠遣将率蕃、汉兵列阵渡河,略太原境以张军势。

人物简介

简介
建隆元年(960)任昭义军节度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1—971 【介绍】: 宋河南人,字化龙,一字袭之。何福进子。幼喜军阵游戏。五代后晋时补殿直。仕后周,屡与契丹战,累迁西北面行营都监。宋太祖时,受命协助征太原,颇有战功,累拜建武军节度,判棣州。为人深沉有智略,前后备边二十年,与士卒同甘苦,得部下死力。善揣边情,边人畏服,多画像祠之。
孙汉筠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乾德二年(964)任和州团练使。乾德五年(967)7月卒。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霍洞,字太清,自号筠寮,武进(今属江苏)人。端友从孙。居城东梅坡。事见《咸淳毗陵志》卷一九。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31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简夫。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由彭州军事推官召为秘书省著作佐郎,预修《册府元龟》。历知虔州、广州,在广三年,以德清闻。博学强记,文风质朴,仁宗时与杨大雅并为知制诰,时称“杨陈”。官终知杭州。有《泉山集》、《西清奏议》。
全宋诗
陈从易(?~一○三一),字简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为岚、彭二州军事推官。召为秘书省著作佐郎,迁太常博士,出知邵武军、虔州。真宗乾兴元年(一○二二),为湖南转运使。仁宗天圣初,徙知荆南、广州。六年(一○二八),入为左司郎中、知制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八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九年,卒(《咸淳临安志》卷四六)。有《泉山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三○○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七三
陈从易(九七二——一○三一),字简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端拱二年进士及第,为岚州团练推官,再调彭州军事推官。平王均乱有功,召为著作佐郎、大理寺详断官。迁太常博士,出知邵武军。预修《册府元龟》,改监察御史。迁御史,改刑部员外郎、直使馆、知虔州。天禧中,降工部员外郎。出为湖南转运使,徙知荆南,擢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天圣七年,入为左司郎中,知制诰。次年兼史馆修撰,迁左谏议大夫,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明年卒,年六十。所著有《泉山集》二十卷、《中书制稿》五卷、《西清奏议》三卷。《宋史》卷三○○有传。又见《乾道临安志》卷三,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一七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1—1031 【介绍】: 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全宋诗
刘筠(九七一~一○三一),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授馆陶尉。五年,入为大理评事、秘阁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三)。景德元年(一○○四),为大名府观察判官。与修《册府元龟》,书成,转左正言、直史馆。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迁右司谏、知制诰(同上书卷八三),加史馆修撰。出知邓州,徙陈州。还,知贡举,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天禧中为翰林学士。五年(一○二一),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同上书卷九七)。乾兴元年(一○二二),迁给事中,复召为翰林学士。踰月,拜御史中丞(同上书卷九九)。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知颍州(同上书卷一○二)。四年,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同上书卷一○五)。六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九年卒(同上书卷一○六),年六十一。谥文恭。有《册府应言集》十卷、《荣遇集》十二卷、《肥川集》四卷、《表奏》六卷、《刀笔集》二卷等(《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宋史》卷三○五有传。 刘筠诗,今存《肥川小集》一卷,见《两宋名贤小集》。又《西昆酬唱集》收诗七十二首,多不见于《肥川小集》。今录《西昆酬唱集》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宛珠堂本为底本,录《肥川小集》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以前者为主,凡有重出则删后者,二书异文酌出校记。又从《会稽掇英总集》、《古今岁时杂咏》、《天台续集》等辑得诗二十二首,合编为三卷。
全宋文·卷二七五
刘筠(九七一——一○三一),字子仪,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咸平元年进士及第,为馆陶县尉。还,会诏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筠第一,为秘阁校理。真宗北巡,命知大名府观察判官事。预修《册府元龟》。迁左司谏、知制诰,加史馆修撰,出知邓州,徙陈州。还,纠察在京刑狱。进翰林学士,知庐州。仁宗即位,复召为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出知颍州,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判尚书都省。再知庐州,卒。筠文辞善对偶,与杨亿齐名,时号「杨刘」。著有《册府应言》、《荣遇》等七集,《宋史》卷三○五有传。
曾乾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军新淦人,字顺承。文照子。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累官太常少卿,旋致仕,率诸生兴学校,教以孝弟。
句希仲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1—1051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衮臣。句中正子。真宗景德六年进士。为江都主簿,历知高邮军及岳、安、袁、吉筠等州。通训诂,工篆隶书,善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