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筒中
古代布名。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从奴僕妾,皆服葛子升越,筩中女布。”后汉书·王符传:“且其徒御僕妾,皆服文组綵牒,锦绣綺紈,葛子升起,筩中女布。” 李贤 注:“ 扬雄 《蜀都赋》曰:‘筩中黄润,一端数金。’今 永州 俗犹呼贡布为女子布也。”
分類:筒中
《漢語大詞典》:筒中布
古代细布的一种。因多卷作筒形,故称。《文选·左思〈蜀都赋〉》“黄润比筒” 晋 刘逵 注:“黄润,谓筒中细布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 为侍中, 南郡 太守 刘肇 遗筒中笺布五端, 戎 虽不受,厚报其书。”按晋书·王戎传作“筒中细布五十端。” 唐 白居易 《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卷作筒中布,舒为席上珍。”亦省称“ 筒布 ”。 唐 韩翃 《送故人归蜀》:“客衣筒布润,山舍荔支繁。”
分類:细布筒形
《漢語大詞典》:蛇入筒中曲性在
同“ 蛇入竹筒,曲性犹在 ”。 清 翟灏 通俗编·禽鱼:“蛇入筩中曲性在。”按,大智度论:“譬如蛇行,本性好曲,若入筩中则直,出筩还曲。”
《漢語大詞典》:攧竹
博戏名。颠动竹筒使筒中某支竹签首先跌出,视签上标志以决胜负。 元 关汉卿 《一枝花·不伏老》套曲:“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鬮。”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三折:“知音吕,借意儿嘲风咏月,有体段,当场儿攧竹分茶。”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据此生世上聪明,今时独步,围棊递相,打马投壶,撇兰攧竹,写字吟诗……端的个天下风流,无出其右。”
《漢語大詞典》:袖箭
古代的一种兵器。箭装于筒中,内设弹簧,一按机括,箭即发出。筒长六寸,箭长四寸六分。用时藏于袖中,故名。元史·顺帝纪二:“辛未,禁弹弓、弩箭、袖箭。”武备志卷一○二引《杂箭》:“袖箭者,箭短而簇重,自袖忽发,可以御人三十步之远。近世大将军 刘綎 最善之。”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这刀法、枪法、弹弓、袖箭、拳脚,都是老人家口传心授。”
《漢語大詞典》:吊盘
建造竖井时,悬吊在井筒中可以升降的工作台。
《国语辞典》:壶状花冠(壶状花冠)  拼音:hú zhuàng huā guān
一种整齐的合瓣花冠。花冠筒中央膨大而先端缢缩,使整体成瓮状或壶状,如梫木、满天星等。
《国语辞典》:竹陀螺  拼音:zhú tuó luó
一种传统中国童玩。以竹制成,将圆木心穿越竹筒中央而成竹轴,另用竹篦绑上细绳,以便施力掷放竹陀螺,使其旋转。其两侧各有一长方形小洞,上覆薄木片,旋转时可发出响亮的嗡嗡声。也称为「竹地雷」。
《國語辭典》:皮靴页儿(皮靴頁兒)  拼音:pí xuē yè ér
专门放置文件票据,可塞入靴子里的小皮夹。《老残游记》第一六回:「那老儿便从怀里摸出个皮靴页儿来,取出五百一张的票子两张,交与胡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