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号少室山达观子。官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后入山寻道。有将略,著有《太白阴经》,主张任贤使能。又有《孙子注》、《阴符经注》。一说《阴符经》为其托黄帝之名而著。
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一
筌自号达观子。官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名天祥,又名道荃,尝自称七七。不知其年寿几何,若四十许人。漫游天下,每日醉歌道上。周宝镇浙西,师敬之。相传尝试其术,于九月令开鹤林寺杜鹃花,有验。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名天祥,又名道筌。《葆光录》作殷七子,名邺。自称七七,俗皆呼为殷七七。有异术,游行天下,不知年寿。懿宗咸通间曾至长安。僖宗乾符间至泾州,泾原节度使周宝礼重之。约于光启间至润州,每日醉歌。时周宝为浙西节度使,曾试其术,使之催开鹤林寺杜鹃花。后有人见其于江西卖药。又入蜀,不知所终。事迹见《续仙传》卷下、《葆光录》卷一、《唐诗纪事》卷七五。《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5 【介绍】: 宋成都人,字要叔。事前蜀王衍为画院待诏,后蜀孟昶时累迁如京副使。入宋,隶图画院。善画花竹翎毛,兼工佛道人物、山川龙水。与南唐徐熙并号“黄徐”,为五代、两宋花鸟画之两大流派。
岑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一三九
岑筌,政和中为入内武翼大夫、保州、广信、安肃、顺安军走马承受。绍兴元年,以武功大夫、忠州防禦使为内侍省押班,主管景灵宫奉迎所。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一二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
袁筌同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九七六
袁筌同,嘉定中为成都府大圣慈寺华严阁长院都首座。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八八
林皋,字筠若,一字筌漪。新会人,一作新宁人。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著有《懿文堂诗草》。清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狄继绅,字阆仙,号雪筌,江苏溧阳人,乾隆癸酉顺天解元,授内阁中书致仕归,主讲芜湖中江书院,著《选斋诗钞》。
《國語辭典》:得鱼忘筌(得魚忘筌)  拼音:dé yú wàng quán
筌,捕鱼用的竹器。得鱼忘筌指捕得了鱼,便忘掉了筌。语本《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四》:「嘉彼钓叟,得鱼忘筌。」后转比喻人在成功后就忘本背恩。明。朱权《荆钗记》第一五出:「愿他独占魁选,荣显。母妻封赠受皇宣,门楣显,姓名传。得鱼后,怎忘筌?」
《漢語大詞典》:得鱼忘荃(得魚忘荃)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 筌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成玄英 疏:“筌,鱼笱也,以竹为之,故字从竹。亦有从草者,蓀荃也,香草也,可以饵鱼,置香於柴木芦苇之中以取鱼也。蹄,兔罝也,亦兔弶也,以繫係兔脚,故谓之蹄。此二事,譬也。”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郭沫若 《新旧与文白之争》:“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分類:忘其凭借
《漢語大詞典》:筌相
喻指善傅会而博取富贵。宋史·陈升之传:“ 升之 深狡多数,善傅会以取富贵。 王安石 用事,患正论盈庭,引 升之 自助。 升之 心知其不可,而竭力为之用, 安石 德之,故使先己为相。甫得志,即求解条例司,又时为小异,阳若不与之同者。世以是讥之,谓之‘筌相’。”按, 陈升之 此称,盖取“得鱼忘筌”之义。 宋 杨伯岩 《臆乘·宰相称号》:“史传载居相位妍丑之称,如 陈升之 曰筌相。”参见“ 筌蹄 ”。
分類:博取富贵
《國語辭典》:筌蹄  拼音:quán tí
1.比喻为达某种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参见「荃蹄」条。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序〉:「庄列寓言,风骚比兴,多假虫鸟以为筌蹄。」
2.南朝时贵族与士大夫讲经说法时所执拂麈之类的东西。《南史。卷八○。贼臣传。侯景传》:「上索筌蹄,曰:『我为公讲。』命景离席,使其唱经。」
《漢語大詞典》:筌蹄一悟
谓从利禄的束缚中觉悟过来。 徐嘉 《论诗绝句》之六:“早岁才名达紫宸,筌蹏一悟弃如尘。”参见“ 筌蹄 ”。
《國語辭典》:筌蹄  拼音:quán tí
1.比喻为达某种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参见「荃蹄」条。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序〉:「庄列寓言,风骚比兴,多假虫鸟以为筌蹄。」
2.南朝时贵族与士大夫讲经说法时所执拂麈之类的东西。《南史。卷八○。贼臣传。侯景传》:「上索筌蹄,曰:『我为公讲。』命景离席,使其唱经。」
《漢語大詞典》:筌拾
犹收录。南齐书·百官志:“其餘散在史注,多已筌拾,览者易知,不重述也。”
分類:收录
言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语为显义理之具,如筌为捕鱼之具,故以筌为譬。
真筌
【佛学大辞典】
(术语)筌者筌蹄,喻言说也,即真诠是。
筌鱼
【佛学大辞典】
(譬喻)能诠之经文,譬以筌,所诠之义理,比以鱼。
筌罤
【佛学大辞典】
(譬喻)又曰筌蹄,筌者取鱼之具,罤者取兔之网,以喻方便门及言语文句等实现实义之用具。罤,或作蹄。乃假借也。玉篇曰:「罤,兔网。」法华文句一曰:「若微若著,若权若实,皆为佛道而为筌罤。」起信论义记序曰:「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