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2,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中第
里第
第恐
不第
名第
居第
邸第
第八
第一义
第一声
品第
就第
未第
第赏
第功
《漢語大詞典》:中第
(1).中选。晋书·夏侯湛传:“ 泰始 中,举贤良,对策中第,拜郎中。”
(2).专指科举考试及格。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诗:“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新唐书·宋璟传:“ 璟 耿介有大节,好学,工文辞,举进士中第。” 明 叶显祖 《鸾鎞记·摧落》:“我 贾岛 ,累赴科场,不得中第,真好悲愤也呵!”
《漢語大詞典》:里第
指里中宅第。多指大官僚的私宅。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於是 騭 等各还里第焉。”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 广平王 虔 自 河 北还,至 九曲 ,闻变,弃军,将数十人归里第。” 宋 陶谷 清异录·文章树:“ 张曲江 里第之侧,有古柘。”
《漢語大詞典》:第恐
只怕。表示拟测。 元 麻革 《守约斋为吕仲和作》诗:“第恐达者事,还为狷者嗤。” 元 麻革 《归潜堂为刘京叔赋》诗:“第恐遯世志,还负习隐讥。”
分類:只怕
《國語辭典》:不第  拼音:bù dì
1.考试不合格。《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其不第则习业如初。」《三国演义》第一回:「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
2.不只、不但。如:「贪吏对国家的安定不第无功,尚且有害。」
《國語辭典》:名第  拼音:míng dì
名次。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八。听响卜》:「韦甄及第年,事势固万全矣,然未知名第高下,志在鼎甲,未免挠怀。」
《國語辭典》:居第  拼音:jū dì
居住的宅第。
《國語辭典》:邸第  拼音:dǐ dì
1.古代诸侯王入京朝见天子时,所居住的官邸。也作「邸弟」。
2.王公贵人的住宅。唐。沈佺期 龙池篇:「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宋。钱公辅 义田记:「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
《漢語大詞典》:第八
复姓。 汉 有 第八矫 。见元和姓纂卷八引《风俗通》
分類:复姓
《國語辭典》:第一义(第一義)  拼音:dì yī yì
1.最初、最重要的事理。
2.佛教上指深奥而无出其右的妙理。为圣者所觉悟的真实。参见「二谛」条。《中论》卷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漢語大詞典》:第一声(第一聲)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阴平声。如“哀”“方”“肌”“秧”等字调为第一声。
《國語辭典》:品第  拼音:pǐn dì
1.品评优劣,以定高下。如:「品第作品」。
2.等级。《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平恒传》:「自周以降,暨于魏世,帝王传代之由,贵臣升降之绪,皆撰品第,商略是非,号曰:『略注』,合百馀篇。」
《漢語大詞典》:就第
指免职回家。汉书·张禹传:“﹝ 张禹 ﹞罢就第,以列侯朝朔望。”北史·苏威传:“於是罢 威 官爵,以开府就第。”《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天子听信,勅 吕用之 免官就第。”
分類:免职回家
《漢語大詞典》:未第
谓应科举考试未中。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 潘芝轩 尚书未第时,与其兄 树庭 中翰咸为名诸生,有声黌序。”
《漢語大詞典》:第赏(第賞)
评定奖赏。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俶:“ 倧 ( 钱倧 )大閲兵於 碧波亭 ,方第赏, 进思 前諫以赏太厚, 倧 怒,掷笔水中曰:‘以物与军士,吾岂私之,何见咎!’”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琴工﹞因日月以冀恩泽,即共奏取御府所宝琴,尽丐理治之……遂得时时奏功第赏。”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宣抚司第赏,首先出阵破敌者为奇功,进官四等,其下各有差。”
分類:评定奖赏
《漢語大詞典》:第功
评定功劳等次。新唐书·房玄龄传:“第功班赏,与 如晦 、 长孙无忌 、 尉迟敬德 、 侯君集 功第一,进爵 邗国公 ,食邑千三百户,餘皆次敍封拜。”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八月﹞壬戌,以 色珍 所部将校前破 女真 ,后有 宋 捷,第功加赏。”明史·叶旺传:“第功,进 旺 云 俱都督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