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第一结集
【佛学大辞典】
(故事)谓王舍城之五百结集也。(参见:结集)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结集)
第一时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宗所立三教之第二。(参见:三教)
【佛学常见辞汇】
三时教之第一。(参见:三时教)
三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儒教佛教道教。翻译名义集曰:吴主问三教,尚书令阚泽对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天奉行。是三教之名,起于三国之时。【又】佛家以一代之教判而为三也。
【佛学常见辞汇】
1。佛教、道教、儒教。2。指南山三教,即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说诸法性空无我的道理的,名性空教,此摄一切小乘教;说诸法本相是空,惟众生妄见为有的,名相空教,此摄一切大乘浅教;说诸法外尘本无,实际上唯有识的,名唯识圆教,此摄一切大乘深教。以上三教,是律宗所判的教相。3。指天台三教,即顿教、渐教、不定教。(参见:天台三教)4。三时教的简称。(参见:三时教)
第一义天
【佛学大辞典】
(术语)譬第一义空之妙理为天,四天中之义天是也。涅槃经二十二曰:「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诃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为义?见一切法是空故。」法华玄义四曰:「第一义天天然之理。」涅槃经十八曰:「第一义天,谓诸佛菩萨,常不变易。以常住故,不生不死不老不病。」
第一义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小乘之涅槃而云大乘至极之涅槃为第一义空。小乘之涅槃者偏真但空也,大乘之涅槃者空亦空,为中道实相之空,故名第一义。三藏法数四十六曰:「诸法中最第一法名为涅槃,涅槃之法空无有相,是为第一义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度论三十一曰:「能使诸法实相空,名为第一义空。」观佛三昧经曰:「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又】小乘之涅槃亦名第一义空。杂阿含经十三曰:「我今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大乘至极的涅槃,因大乘的涅槃与小乘的涅槃不同,小乘的涅槃偏真但空,大乘则连空亦空,为中道实相之空,故名第一义。
【三藏法数】
谓诸法中,最第一法,名为涅槃;涅槃之法,空无有相,是名第一义空。(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一义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金刚喻定断尽一切烦恼之究竟佛智也。胜鬘经曰:「金刚喻者第一义智。(中略)若坏一切烦恼藏究竟智,是名第一义智。」
第一义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涅槃之妙乐也。起信论曰:「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第一义谛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谛之一。对于世俗谛之称,又云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总以名深妙之真理,谛者真实之道理也。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义,真实故云真,为圣者所见,故云圣,为殊胜之妙义,故云胜义。大乘义章一曰:「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真者,是其绝妄之称。世与第一审实不谬,故通名谛。(中略)彼世谛若对第一,应名第二。若对真谛,应名妄谛。第一义谛若对世谛,应名出世。若对俗谛,应名非俗。若对等谛,应名非等。立名一一不可返对。是故事法,旦名世谛俗谛等谛。理法,旦名第一义谛乃至真谛。」
【佛学常见辞汇】
二谛之一,又名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是深妙的真理的意思。
第一义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台宗三观中,中观之异名也。此名出菩萨璎珞经。是为观道之最上至极,故名第一义。止观三曰:「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昭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观。」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三观中中观的别名。
第一牢强精进
【佛学大辞典】
(杂语)传心法要下:「问何者是精进?师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强精进。才起心向外求者,名为歌利王爱游猎去。心不外游,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无,即是佛道。」
第一义悉檀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悉檀之一。说一实中道之理,使众生断惑證理,佛之善巧也。
【三藏法数】
第一义,即理也。谓佛知众生善根已熟,即为说法,令其得悟圣道,是名第一义悉檀。
第一义法胜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译,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之异译。
第一第二第三法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得三法忍愿)
第二月
【佛学大辞典】
(譬喻)翳眼之人见第二月,以譬物之似有非有。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粗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新译仁王经中曰:「不定相待,有无异一,如第二月。」楞严经二曰:「此见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第二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二果,谓一来果也。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四果中之第二果,即一来果。
第二禅
【佛学大辞典】
(术语)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二禅天,新译名第二静虑。劫末之大水灾,限于此天。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二禅天。劫末之大水灾,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