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蠢胖
笨拙肥胖。《水浒传》第三回:“不觉见一簇人众围住了十字街口看榜…… 张三 蠢胖,不识字只把头摇; 李四 矮矬,看别人也将脚踏。”
分類:笨拙肥胖
《漢語大詞典》:蠢气(蠢氣)
笨拙的气味。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四:“虽然也有不少糊涂颟顸的蠢气,却不害其为世界第一新国--劳农的国家。”
分類:笨拙气味
《漢語大詞典》:蠢躁
笨拙急躁。 明 徐渭 《启诸南明侍郎》:“某生来蠢躁,动輒颠迷。”
分類:笨拙急躁
《國語辭典》:勤能补拙(勤能補拙)  拼音:qín néng bǔ zhuó
勤奋努力可以弥补天资的不足。如:「他的成功是勤能补拙的最佳典范。」
《國語辭典》:巧诈不如拙诚(巧詐不如拙誠)  拼音:qiǎo zhà bù rú zhuó chéng
奸巧诡诈,不如笨拙诚实。《韩非子。说林上》:「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也作「巧伪不如拙诚」。
《漢語大詞典》:讷騃(訥騃)
迟钝笨拙。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余所禀訥騃,加之以天挺篤嬾,诸戏弄之事,弹棊博弈,皆所恶见。”
分類:迟钝笨拙
《國語辭典》:将勤补拙(將勤補拙)  拼音:jiāng qín bǔ zhuó
语本唐。白居易〈自到郡斋仅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閒走笔题二十四韵兼寄常州贾舍人湖州崔郎中仍呈吴中诸客〉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以勤勉努力来弥补笨拙。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陈无己诗,亦多用一时俚语……如拙勤终不补,将勤补拙,斧斫仍手摩。」
《漢語大詞典》:蛮手蛮脚(蠻手蠻脚)
谓动作笨拙生硬。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一位青年医生,蛮手蛮脚地把她的绷带解开。”
分類:笨拙生硬
《漢語大詞典》:鲁笨(魯笨)
亦作“ 鲁夯 ”。 粗鲁笨拙。《西游记》第八九回:“那 八戒 一生是个鲁夯的人,他见了钉鈀,那里与他叙甚么情节,跑上去,拿下来,轮在手中,现了本相,丢了解数,望妖精劈脸就筑。”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庄稼人尽管有前进和落后、聪明和鲁笨、诚实和奸猾之分,但愿意多打粮食、愿意增加收入,是他们的共同点。”
分類:粗鲁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