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晓笙(晓笙)
陆九渊 象山诗 碧桃吹晓笙。
《漢語大詞典》:牙笙
古乐器名。以象牙代管,故称。新唐书·南蛮传下·骠国:“有牙笙,穿匏达本,漆之,上植二象牙代管,双簧皆应姑洗。”
《骈字类编》:双笙(双笙)
马祖常次王参政延福宫韵诗见五芝下
《骈字类编》:笙鸿(笙鸿)
新论奕秋通国之善奕也当奕之时有吹笙过者倾心听之将围未围之际问以奕道则不知也非奕道暴深情有暂闇笙滑之也隶首天下之善算也当算之时有鸣鸿过者弯弧拟之将发未发之间问以三五则不知也非三五难算意有暴昧鸿乱之也奕秋之奕隶首之算穷微尽数非有差也然而心在笙鸿而奕败算挠者是心不专一游情外务也
《漢語大詞典》:笙丛(笙叢)
形容笙管排列密集,发音和谐。喻人之相协,感情融洽。 宋 梅尧臣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君家好兄弟,响合如笙丛。”
《漢語大詞典》:笙煖
(1).谓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笙炭:“﹝笙部﹞自十月旦至二月终,日给焙笙炭五十斤,用绵熏笼,藉笙於上,復以四和香熏之,盖笙簧必用 高丽 铜为之,靘以緑蜡,簧煖则字正而声清越,故必用焙而后可。” 元 陈樵 《卧褥香炉赋》:“歌残緑玉之盃,笙煖茱萸之火。”
(2).指经烤热过的笙。 元 虞集 《赋石竹》诗:“綺窗坐对吹笙煖,未觉人间岁月赊。”
《漢語大詞典》:笙钥
笙和钥。钥,古管乐器。吹钥形似笛而短小,三孔;舞钥长而六孔,可执作舞具。
《漢語大詞典》:笙庸
见“ 笙鏞 ”。
《漢語大詞典》:笙镛(笙鏞)
亦作“ 笙庸 ”。 古乐器名。镛,大钟。书·益稷:“笙鏞以间,鸟兽蹌蹌。” 孔颖达 疏:“吹笙繫鐘,更迭而作。” 孙星衍 注引 郑玄 曰:“东方之乐谓之笙。笙,生也,东方生长之方,故名乐为笙也。西方之乐谓之庸。庸,功也,西方物熟有成功。亦谓之颂,颂亦是颂其成也。”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赤帝微音》:“博硕斯荐,笙鏞备举。”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一出:“今日这旌善除凶,两阶干羽,六律笙鏞。” 清 侯方域 《拟上遣官致祭先师孔子阙里群臣谢表》:“风生 泗水 ,初传元运之笙鏞;神降 尼丘 ,永式遐心之金玉。”
分類:乐器大钟
《漢語大詞典》:嵩阳笙(嵩陽笙)
传说仙人 王子乔 好吹笙作凤凰鸣,仙人 浮丘公 迎之居 嵩山 。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后因以“嵩阳笙”指仙界音乐。 唐 刘禹锡 《酬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诗:“秋来念归去,同听嵩阳笙。”
分類:仙人吹笙
《国语辞典》:葫芦笙(葫芦笙)  拼音:hú lú shēng
乐器名,吹管乐器。流行于中国大陆西南彝、佤、傣、怒等族居住地区。制法为将小葫芦挖空做音斗,细长部的顶端做吹口,穿透葫芦的腹部环列插入竹管。全长约三十公分。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除按音孔发音外,再按住穿过葫芦底部的管口,可发出另外一个音。音色柔和,音量较小。可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的伴奏。古时也称为「瓢笙」。
《骈字类编》:右笙
曹植七启见左篪下
《漢語大詞典》:吹笙庙(吹笙廟)
仙人 王子乔 之庙。道家传说 王子乔 好吹笙,后登仙,曾语 桓良 于七月七日在 缑岭 ( 河南 偃师 境内)相见,至时果乘白鹤而至,于是立其祠于 缑氏山 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 唐 许浑 《送萧处士归缑岭别业》诗:“ 緱山 住近吹笙庙, 湘水 行逢鼓瑟祠。”
《漢語大詞典》:洛宾笙(洛賓笙)
见“ 洛滨笙 ”。
《漢語大詞典》:洛滨笙(洛濱笙)
亦作“ 洛宾笙 ”。 语出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 洛 之间。”后借指仙人吹笙声。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风传 凤臺 琯,云渡 洛宾 笙。” 唐 许敬宗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诗:“或命 餘杭 酒,时听 洛滨 笙。”
分類:吹笙仙人
《漢語大詞典》:六笙
即六笙诗。 宋 郑樵 通志·总序:“古者丝竹,有谱无辞,所以《六笙》但存其名。”
《骈字类编》:三笙
仪礼三笙一和而成声注三人吹笙一人吹和尔雅云笙小者谓之和疏案尔雅云大笙谓之巢巢高大又云小者谓之和注云和小笙是也